-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顶流拖首调头 * 第四章 港内操船 靠离码头操纵时,船舶处于低速、大漂角、浅窄水域和舵效差的运动状态,船舶操纵比较困难,需灵活运用车、舵、锚、缆、侧推器和拖轮等操纵手段 一 调头的基本原则 1.利用满舵方法掉头:取旋回初径小的一侧; 2.利用车舵掉头:先右满舵然后倒车; 3.顺流抛锚掉头:抛右锚向右掉头; 4.狭水道湾道中掉头:抛凸岸锚向凸岸掉头; 4.强横风中掉头:应船首迎风掉头, 如空载无法完成, 应后退尾迎风掉头; 5.大型船舶利用拖轮协助掉头。 第一节 港内调头 二 常用的调头方法的操纵要领 1 顺流抛锚调头法 T 2 1 T 4 T 3 T 6 T 5 0.5~1.5节 图4-1 顺流抛锚掉头 1)控制余速:根据本船停止性能及早停车淌航,务使船抵掉头区之前,余速减少至最低限度,绝不能把制动船舶前冲惯性寄托于抛锚前的快倒车,不然船位和船首向就难以控制。而且惯性过大,不易用倒车抑制。例如万吨满载船约在8链之外就应将车停下。重载船、受风影响不大时,宁可早些停车,这样,可为无舵效时必须使用短暂进车留有余地。抵落锚点前,应适当使用倒车,减低冲力,助船右转。 2)掌握正确的抛锚时机:抵落锚点前1~2倍船长处的船位应摆在航道中央略偏左的地方。该时若对水余速超过1kn,应立即使用倒车刹减,并同时操右满舵,使船首向右侧回转,并超过航道中线而船身约与流向成30度角的状态(位2),船身受流,横移阻力急增,余速剧减,可伺机停车并抛右锚,一般出链2.5~3倍水深,一次出够、刹牢,防止松链过长而拉断锚链。如船对水速度已消失,则随流漂移而拖锚淌航,根据公式S=0.0135Δv2/Fa可大略估算出拖锚淌航距离。满载万吨船、流速2kn时,淌航约150m后才能停住;流速1.5kn时则只淌航60~70m。 3)如抛锚后发现冲势仍大,拖锚淌航嫌快时,切不可失策松出右链,以免刹不住或使之挣断;此时,应当加抛左锚、出链1节入水。或者请拖轮助操,立即于左首部就位进行顶推。落锚时应注意海底电缆,尽量避免在其上流不远处掉头,以防锚勾上电缆造成严重损失。 4)控制船身:抛锚掉头,假定锚和船首位置不动或移动很小,但船身是以锚为支点进行回转,所以在驾驶台仍可发现串视物标在前后变化,尤其是驾驶台在尾部的船舶更为显著。因此,船位的判断主要还是依据船首与物标之间的相对位移来决定。一般当船首掉转到70度左右后(位3).由于流压和向后侧锚链的弹力作用,船身易出现后缩现象,首尾应随时报告离岸距离和周围海面情况,以便及时进车加以抑制。当船转至近乎横流时(位4),作为支点的锚受力最大,可用片刻进车、右舵,以缓解锚链张力,配合顶流,拎直船身(位6)。 5)起锚:应注意锚链的导向,及时用车舵配合,如加抛了另一锚,则应先绞后抛之锚,不然双锚易发生绞缠。 5 4 3 2 1 6 7 图4-2 顶流拖首掉头 位1:选择前方串视叠标,作为掉头开始的船位,以最慢速接近掉头位置; 位2、3:拖轮拖大船右转,为防止船身前冲,适时倒车控制; 位4、5:船首伸至急流中,船尾在缓流中,加速掉转。同时船身横流逐浙向下流方漂移,拖轮快车拖转; 位6:掉转150°左右。前进二左满舵以缓和向右偏转惯性,待船身拎直后解拖。 3 拖尾掉头 5 4 1 3 2 图4-3 拖轮拖尾掉头 位1:单绑,绞紧开锚锚链。船尾带好拖缆后解尾缆,缆收进后令拖轮起拖,解前倒缆; 位2:甩尾30~45°,解头缆,绞锚; 位3:船身后缩渐快,令拖轮向右拖转,大船右满舵前进一,制止后退; 位4:保持船位在串视线上,由拖轮拖转; 位5:右转渐快,左舵前进一缓和之,拎直后停车,解拖。 第二节 锚泊操纵 1 适当的水深 2 良好的底质和海底地形 3 足够的回旋余地 4 良好的避风浪条件 5 其它方面 一 锚地的选择 1 适当的水深 有浪涌侵入,或锚地对风浪遮蔽不良时,锚地水深不应小于1.5倍吃水与波浪高度的2/3之和; Hlow 1.5d+ (2 /3) Hmax 锚地水深一般不得超过一舷锚链总长的1/4,否则将会影响锚的抓力。 在无浪涌侵入、遮蔽良好的锚地,当短时间锚泊且需自力操船时,所选锚地的水深应确实保证在低潮时具备相当于吃水20%的富余水深; 2 良好的底质和海底地形 锚抓底之后能否发挥出较大的抓力与底质的关系极为密切。软硬适度的沙底和粘土质海底抓力均好,泥沙混合底次之,硬泥、软泥底质较差,石底、珊瑚礁底不宜抛锚。 锚地的海底地形以平坦为好,若坡度较陡(等深线较密)则将影响锚的抓力,容易出现走锚。 3 足够的回旋余地 在港区锚地内— 单锚泊时取旋回半径为:L十(60~90)m 八字锚泊时旋回半径为:L十45m 实际经验: 大风浪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021.13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椹.docx VIP
- 合肥南站枢纽方案.pdf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司年度颁奖晚会主持词与公司年终工作总结2合集.doc VIP
- GB/T 27726-2011_热塑性塑料阀门压力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 医学生全国水平测试题库.pdf
- 2025年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第十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课件.ppt VIP
-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浇灌系统设计.pptx VIP
-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精要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