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Place) 、「治理」(Governance)與永續發展 鄭先祐 (Ayo) 國立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院長 「地方」(Place) 、「治理」(Governance)與永續發展 從「地方」開始談起 地方(place) 我的地方,類型,變動與適當 建構與空間的關係 歷史回顧 倫理關係 與環境的關係 面對現實 Part I. 從「地方」開始談起 A place for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in its place 萬物之所,各安其位 In place vs. out of place 安適其位 vs. 不得其所 生活的好地方,「家園」的概念 「地方之愛」(topo-philia) 感知和經驗 價值(value)與歸屬(belonging) 個人的東西,營造個人的地方 這是我的東西, 放在我的辦公室。 我的地方 這個地方? 我的地方? 坐的地方、做事辦公的地方、讀書的地方、睡的地方、住的地方、生活的地方、休閒的地方、運動的地方、出生的地方、……… 來自哪地方? 來自高雄、來自南台灣、來自台灣、來自亞洲、來自地球 地方:所有、歸屬、認同的空間 類型: 所有權的類型:獨占,分享 擁有時間的類型:長期,短暫 形成過程: 占有(所有) 建構、營造、塑造(歸屬、認同) 累積 地方的成分:所有、佔有、情境、歸屬、認同 地方:所有、歸屬、認同的空間 變動: 空間範圍:擴大化,縮小化 強度:淡化,深化 變動的軸線: 個人 時間 (歷史) 基礎建設 (建築、交通、開發) 文化 (認同、族群、教育) 政治的影響 (行政區域、國家) 適當的好地方! 地方:家園、生活的、有感情的、有價值的、有歸屬的、可塑造的 睡覺的地方、辦公的地方、生活的地方、休閒的地方、認同的地方、歸屬的地方、靈魂歸屬的地方 沒有屬於自己的地方,個人是漂泊的。 集體則是動盪的,很難持續的。 找尋,或是營造屬於自己的地方, (生活至靈魂的歸屬) 是終生的使命! 有多少,是屬於自己的? 自己的東西 自己的足跡 自己的體驗 自己的感受 自己的貢獻 自己的規劃 自己的想法 自己的意見 自己的認同 自己的什麼? 「地方」(Place) 、「治理」(Governance)與永續發展 「治理」= 夥伴治理 公民社會,全球的第三勢力! 全球「治理」的時代 透過夥伴「治理」,營造「地方」 全球「治理」的時代 按聯合國「全球治理委員會」(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於1995年發表的《我們的全球夥伴關係》(Our Global Neighborhood) , 「治理」是各種公私機構或個人管理其共同事務的一種方式。 這種方式以持續過程讓相互衝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調和,而得到「合作」的行動(結果) 。 夥伴關係partnerships 假若你是要來幫助我,那麼你已可回去。但若你將我的打拼看成你生存的一部份,那麼我們或許可以一起努力 。 澳洲的一位原住民 此段文句,摘譯自Young(1992),第2章第19頁。 「地方」(Place) 、「治理」(Governance)與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 = 可持續發展 永續力,從自己的社區(部落)開始! 建立部落健康和幸福的指標 推動的步驟 國民(社區、部落)的福祉 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成功的要件 永續力,從自己的社區(部落)開始!Sustainability starts in your community 建立部落健康和幸福的指標 (一) What are indicators? 指標是一小點的資料,可反應某一方面的狀態。 譬如:體溫、脈搏,可反應個人身體的狀態。 社區指標,呈現社區的生活品質,健康與幸福的程度。 指標 (持續的),可讓我們了解改善的進展情況。 推動的步驟 籌組「工作小組」 (a working group) 溝通與遠景的提出 建構運作的初步構想與相關指標 (a set of indicators) 整理已經有的資料 選定適用的指標 收集數據 發表與宣傳 研析相關聯性 轉化為行動,改善生活環境 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成功的要件 生活環境的品質 智慧價值的輸入 (左右腦的整合) 人文、歷史、 美學、藝術、 自然、技術 利益留在部落內 社會正義的原則 公民社會的建立 參予、溝通、分享 綠島新世紀願景: 生態旅遊: 觀光、管理、休閒產業、解說、導遊、 對外交通: 機場擴建,碼頭擴建 多元基礎生活輕工業(產業): 魚貨銷售網、冰廠、緊急醫療、污水和廢棄物處理 學術活動: 設置學校、國際會議場所 障礙 欠缺地方集體意識 管理與規劃問題 環保問題 公共建設:對外交通 (醫療) 行動(一) 溝通與共識: 公聽會、座談會、文化與藝術活動、返鄉活動、研討會、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