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内 容 综合公园概述 综合公园规划设计 一、综合公园概述 (一)定义与分类 综合公园是在市、区范围内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游憩休息、文化娱乐活动的综合性、多功能、自然化的大型绿地。 1、分类(按服务范围)为: a.全市性公园:10~100ha ,R=3 ~5Km b.区域性公园: 10ha左右,R=1 ~2Km 2、功能 a.游乐休憩方面 b.文化节庆方面 c.科普教育方面 (二)综合性公园的面积和位置 1、面积: 综合性公园的面积应与城市规模、性质、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及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因素。一般不少于10ha,节假日游人容纳量约为服务范围居民人数的15%—20%,每游客在公园占地平均面积60平方米。 2、位置: a.综合性公园的服务半径应使生活居住用地内的居民能方便地使用,并与城市主要道路有密切的联系。 b.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复杂破碎的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坡地。充分利用地形,避免大动土方。 c.可以选择在具体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充分发挥水面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城市小气候,增加公园景色。 d.选择现有树木较多和有古树的地段。 e.选择原有的绿地的地方。将现有的园林建筑、名胜古迹、革命遗址等地方加以扩充和改建,补充活动内容和设施。 f.公园用地应考虑将来有发展的余地。 (三)综合性公园内设置的内容 1、根据综合性公园的任务,可设置下列各种内容: a.观赏游览 :山水风景,奇花异草,名胜古迹,建筑雕刻、盆景假山等。 b.安静活动 :垂钓、品茗、博弈、书法绘画、划船、散步等 c.儿童活动 :少年宫、迷宫、障碍游戏、小型趣味动物角、植物观赏角、少年体育运动场、少年阅览室、科普园地等 d.文娱活动:露天剧场、展览厅、游艺室、音乐厅、画廊、棋艺、阅览室、演说、讲座厅等。 e.体育活动区:溜冰、游泳、旱冰 、篮排球场、乒乓球室,羽毛球、网球、武术、太极拳场 f. 科普文化:展览、陈列、阅览、演说、座谈 g.园务管理:办公、花圃、苗圃、温室、荫棚、仓库、车库、变电站、水泵房以及食堂、宿舍、浴室等。 h.服务设施:餐厅、茶室、小卖部、公用电话、摄影部、园椅、园灯、厕所、卫生箱等 (四)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1.贯彻党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 2.继承和发扬我国造园艺术的传统,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创造我国社会主义的新园林。 3.要表现地方特点和风格,每个公园都要有其特色,避免景色重复。 4.依据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尽可能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设置人们喜爱的各种内容。 5.充分利用现状及自然地形,有机会地组织公园各个部分。 6.规划设计要切合实际,便于分期建设及经常的经营管理。 二、综合公园规划设计 1、构思立意、公园确定特色 2、公园的出入口确定 3、规划布局要点 4、功能分区 5、地形设计 6、园路设置 7、公园建筑设计 8、种植设计 2、公园的出入口确定 (1)设置原则 方便游人出入公园 利于城市交通的组织与街景的形成 满足公园功能分区的具体要求 便于公园的管理 大门特征鲜明,极易吸引游客 不收费的入口,景观鲜明突出,市民流连忘返。 (3)公园出入口广场布置形式 欲扬先抑:入口障景 开门见山:入口开敞,直接展现园中美景 外场内院:外部交通场地和内部步行小院,进入内院购票入园,以减少城市交通干扰。 “T”字形障景:将园内主干道与入口广场T字形交接,园内两侧布置高大绿篱,以形成障景,游人循路前行,至主交叉口再分流到各个景区、景点。 3、总体规划布局要点 有机组织,各景区间有联系又有特色 景观布置考虑观赏方式:静观、动观 空间大小对比,导游线按游人兴致的高潮起伏来组织 公园中要有构图中心(可分两处) a.平面构图中心:布局中起游览高潮作用的主景 b.立面构图中心:立体轮廓中起观赏视线焦点作用的制高点 布局形式: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4、功能分区 目的:为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爱好游人的游憩和娱乐要求,合理、有序的组织游人在公园内开展各项游乐活动。同时,尽可能的“因地、因时、因物”而“制宜”,结合各功能分区本身的特殊要求,以及各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园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区规划。 分区:(1)科普及文化娱乐区 (2)安静休息区 (3)儿童活动区 (4)老人活动区 (5)体育活动区 (6)园务管理区 (1)科普文化娱乐区 特点:建筑集中,形成全园主景。游人多,气氛喧杂,是公园闹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