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北落叶松根茎叶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季节变化 报告提纲 1.研究背景及意义 2.研究地概况 3.试验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生态化学计量学 研究各生长季不同器官 中元素的内稳性 和化学计量特征 分析华北落叶松 根茎叶(CNP及 计量比的季节变化) 植物养分比率常常 会趋向一个固定值 (海洋--陆地)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确定C、N和P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相对稳定的器官,并将其作为华北落叶松不受生长季影响的计量特征用于生态系统问题的分析,以丰富华北落叶松生态系统化学计量学领域的研究基础。 三、试验设计与方法 1、试验设计 2012年4月12日, 在20年生华北落叶松样地布设3块20 m×20 m的样方, 每个样方采集的样品混合作为1次重复, 3个样方共计3次重复。从每个样方中选出接近平均胸径和树高且生长均匀的9棵树木作为标准木。华北落叶松细根、茎和针叶样品于2012年5月中旬进行第1次采集, 以后每月中旬取样1次, 直到10月落叶为止, 共计采样6次。 三、试验设计与方法 2、样品采集 用挖掘法采集细根样品, 在离标准木约0.5 m的地方用小铁锹挖掘0–20 cm深土层的细根,并挑选出直径小于2 mm的细根混合作为细根样品。用生长锥法采集茎样品, 每次从9棵标准木中选取5棵,将钻取的茎混合作为其样品,以免由于在同一颗树的胸径处取样次数较多而影响树的健康生长;用高枝剪法采集针叶样品,在树冠外侧的东、西、南、北方向各取1根枝条,摘取枝条上的所有针叶混合成一个样品。 三、试验设计与方法 3、室内样品处理与测定 野外采集的根、茎、叶样品,于室内105℃烘箱中杀青30min,然后在75℃烘至恒重后粉碎过筛,装袋封存,用于C、N、P的测定。有机碳采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测定,在全氮和全磷指标的测定中,样品首先采用H2SO4-H2O2消煮,全氮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全磷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测定结果以单位质量的养分含量表示(mg/g)。 4、数据处理 数据的前期处理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7中完成,并运用 SigmaPlot 12.5软件作图,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显著性水平设为P 0.05。不同器官和不同采样月份对华北落叶松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用Repeated Measure ANOVA软件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1、不同生长季华北落叶松C、N、P含量及其计量比的动态变化 2、不同器官C、N、P含量及其计量比的季节变异特征 3、华北落叶松C、N、P含量与计量比的整体变异分解 1、不同生长季华北落叶松C、N、P含量及其计量比的动态变化 升高— 降低 —升高 整个生长季针叶和茎中C含量均细根 针叶细根茎 1、不同生长季华北落叶松C、N、P含量及其计量比的动态变化 针叶和细根相似,降低—升高—降低—趋于稳定 茎:生长初期—旺盛期 8月达到Max. 生长末期逐渐 降低—稳定值。 细根与针叶较一致,整个生长季较稳定。 茎:升高—降低 —升高。 1、不同生长季华北落叶松C、N、P含量及其计量比的动态变化 细根和针叶较一致,整个生长季较稳定。 茎:增大—急剧减小—趋于稳定。 针叶增大—减小。 细根与针叶在落叶期趋于稳定。 细根和茎:降低—升高—降低。 不同:茎在生长初期、旺盛期降幅较大。细根升降幅均较小 2、不同器官C、N、P含量及其计量比的季节变异特征 3. 华北落叶松C、N、P含量与计量比的整体变异分解 3. 华北落叶松C、N、P含量与计量比的整体变异分解 * * * (1)植物根、茎和叶的养分含量受植物养分需求和土壤养分供应的影响, 健康生长的植物养分比率常常会趋向一个固定值, 这种模式起初是在海洋生物研究中被发现, 之后在陆地生态系统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2)本研究通过分析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细根、茎(干)和针叶中C、N和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变化规律, 对华北落叶松各生长季不同器官内元素的内稳性和化学计量特征进行研究, 确定C、N和P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相对稳定的器官, 并将其作为华北落叶松不受生长季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