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泉州市高中新课程实验统一备课参考教案(教学设计)(化学2).doc
泉州市高中新课程实验统一备课参考教案(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2
泉州市教科所化学组
2007年2月8日
前 言
去年秋季我省高中统一进行新课程实验,在全体高中化学教师参加通识培训的基础上,对于如何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把握好教学的内容、重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以利于课程教学评价,以利于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我们组织泉州市部分骨干教师编写“泉州市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科统一备课教案(化学1)”,供我市高中化学教师参考。试用以来,受到我市化学教师的普遍好评。为此,决定继续编写(化学2)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以课程改革的理念编写本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突出学生为学习主体、注意突出实验与探究、注意突出教与学的评价、注意突出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2)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以江苏版、山东版两套教材交集的内容为重点。
(3)参照国家颁布的《考试大纲?化学》。
(4)注重泉州市化学教学的实际,以中等水平的学校、学生的的实际为基准,对一级达标校控制要求的深度、广度。对未达标校要提出基本要求。
本教学设计是在“化学1参考教案”的基础上,征求很多一线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进一步完善,力求更能体现新课程理念,更贴近我市教育教学实际,更具有参考价值。为此,新增了一些内容如:单元练习、专题练习等。
本教学设计的编撰过程得到很多老师的大力支持,他们认真研究课程理念和教材,编写教学设计及相关练习,并一次次修改和完善,值此机会表示衷心的谢意。参加编写、组稿及审校的老师有:蔡景东、彭宏亮、骆志森、吕端芳、林志鹏、戴南阳、陈跃生、李勇、魏高昌、黄福恭、洪碧瑜、黄志华等。
苏教版化学2参考教案(教学设计)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
在化学1的基础上,学生已对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及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有所了解。本单元则较为系统地学习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的重要原理和规律。本教案侧重引导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理解:
(1).科学家得出元素周期律所用的思维方式与方法。重点有归纳与演绎。
(2).利用原子结构更好的学习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3).利用元素周期表的典型应用示例,认识科学理论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1-1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及相应的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上述元素的核外电排布。
(2).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核外电排布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化合价、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3).了解周期表的基本结构,了解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结构及性质之间的关系。知道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趋势及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钠镁铝的活泼性顺序、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变化趋势、同周期元素化合价上升等,学习归纳思维方法。
(2).利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学习演绎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发现简史,学习科学研究中的去伪存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教学重点:
(1).1-1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2).元素周期律。
(3).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
5.教学难点:
元素周期律
三、教学过程
[板书] [第一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问题情景]
画出1-18号所有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问题与探究]
按某些共同特征,将上述18种元素分组,说明你分组的依据及优势(注意:不能与图1-2重复)
例如:可以按核外电子偶数分组,可以按单质状态分组。
[小结]
科学理论来自于客观事实。但科学理论在被证实之前,会有很多瑕疵,从简单到复杂,是所有科学理论的发展路线。
[问题与讨论]
图1-2中核外电子排布依据的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板书]1.元素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规律
(1).核外电子依据电子能量的高低不同划分电子层(K、L、M、N、O、P、Q或n=1、2、3、4、5、6、7)。离核近的电子层能量低,离核远的电子层能量高。
(2).电子总是尽先占据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3).各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1、2、3…) 为什么不是?
(2).上述规律能否解下列现象。(见表1-1)
X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什么不是或
[答案]
(1).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2).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
上述规律只是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中的主要几条。各规律之间在同一原子中互相不冲突,即科学理论解释自然现象时,不能有互相矛盾之处。
[思考与讨论]
(1)、依据图1-2分析,金属元素与非金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学日历-电子科技大学.doc
-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我的感受和体会管伟华2010,8.ppt
- 教育督导简报2015年12月31日.doc-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doc
- 教育部各驻境外机构辖区一览表-驻洛杉矶教育组.doc
-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实验一、实验二).doc
- 数学课例-青岛香港路小学.doc
-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考题十一.doc
-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ppt
- 文学中秋.ppt
- 新一代三效催化剂的关键材料.doc
- 澜起科技(68800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锦江在线(600650)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经纬恒润(688326)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康冠科技(00130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乐鑫科技(68801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康德莱(603987)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京新药业(002020)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建新股份(300107)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健盛集团(60355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江苏神通(00243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