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下
连片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产业扶贫模式研究
——以苍溪县为例
陈 格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广元 628017)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在连片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本文在回顾我国扶贫模式演变的过程,正视目前扶贫开发严峻形势的基础上,分析近年中、微观区域苍溪县连片扶贫的一些成功经念,从贫困农民受益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视角,构建了连片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产业扶贫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实施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连片贫困地区;两化互动;三化联动;可持续发展;产业扶贫模式
一、序言
长期以来,贫困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个战略性课题。正如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4年5月26日在全球扶贫大会开幕式上所说,我国“努力使经济发展的成果为人民大众所分享,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全面消除贫困,实现富裕,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是人类追求公平、正义的永续实践。我国经历了从50年代的救济扶贫模式到1986年的开发式扶贫模式再到现在参与式扶贫模式的演变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取得了巨大成就,据统计,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已由1978年的2.5亿迅速减少到2007年的1479万,占农村居民总人数的1.6%。回顾多年来的“东西协作扶贫”、“中央国家机关和省、市、县定点扶贫”的社会帮扶活动,说到底还是一个政府主导的扶贫济困活动,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对于千千万万的贫困户联系不紧密。研究表明,我国目前扶贫开发形势依然严峻:1.贫困面仍然相当大。如果按国际有关标准,中国每天不足2美元生活费的贫困人口有7亿,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极度贫困人口有2.13亿;2.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速度明显趋缓,未来要减少贫困人口会越来越难;3.贫困人口与其他农民的收入差距拉大;4.贫困人口非常分散,给政府采取扶贫措施增加了难度;5.返贫现象相当严重;6.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7.城市人口过去主要集中在农村,现在城市出现了新的贫困人群;8.贫困群体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诸如此类的问题要求我们要加大扶贫理论的创新,进一步完善扶贫模式,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扶贫任务。
四川秦巴山区既属于四大连片贫困、特困地区之一,也是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施以来,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秦巴山区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是其“连片特困”特点依然存在:
1.传统农业萎缩,耕地闲置或撂荒现象突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缩减,农民对养殖业积极性也不高,农副产品深加工少,农副产品附加值低,单位面积土地收益低。2.农村大部分的壮劳力都外出打工,青壮年劳动力严重匮乏。3.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缺乏知识和技能,外出打工者主要集中在建筑、矿山、砖厂、拆卸、搬运等劳动强度大和工时长的行业,工资低、欠薪多;种植传统农业,除去种子、化肥、农药、薄膜、抽水等成本后,基本无钱可赚,农业增收乏力。4.贫困多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并很难靠开发扶贫实现脱贫,需要长期依靠民政救济。5.深山区的农民由于地处偏远,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与社会公共服务,生活贫困。
随着农业现代化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不解决好贫困农村的扶贫工作,势必加剧城乡差距,出现新的农村内部的贫富悬殊,结果将与党中央“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正”的战略背道而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将秦巴山区、乌蒙山区以及藏区的四川部分被纳入国家扶贫规划重点对象。其中秦巴山区被纳入国家扶贫规划重点对象的包括巴中全部县区、广元除利州以外的6 县区(旺苍、苍溪、青川、剑阁 4 个县和元坝区、朝天区)、达州的宣汉和万源、绵阳的平武和北川、南充的仪陇。随着秦巴山区新十年(2011—2020年)扶贫规划的落实,各地都在总结过去扶贫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积极创新连片贫困地区扶贫理念和模式,围绕两化互动,三化联动因地制宜、整村推进开展扶贫攻坚战役,以期在短时间内实现连片贫困地区的全面脱贫。下面以广元市苍溪县扶贫开发的具体实践为例,探索新形势下扶贫开发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二、案例分析
(一)、苍溪县基本情况
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北纬31°37′-32°10′,东经105°43′-106°28′。境内属低山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以九龙山主峰为最高,海拔1369.2米,嘉陵江出境处涧溪口海拔352米最低。整个地貌由低山和深?丘及河谷平坝构成。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气候温和,有“ 高山寒未尽,谷底春意浓 ”的气候特征。常年平均气温16.9,一月份平均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