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节态度与价值观.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态度与价值观 一、价值观 反映了一个人关于正确和错误、好和坏、可取和不可取的观念。 价值观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 它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较稳定。 格雷夫斯的价值观的分类 反应型 部落型 自我中心型 坚持己见型 玩弄权术型 社交中心型 存在主义型 第一级,反应型:这种类型的人并不意识自己和周围的人类是作为人类而存在的。他们可是照着自己基本的生理需要做出反应,而不顾其他任何条件。这种人非常少见,实际等于婴儿。 第二级,部落型:这种类型的人依赖成性,服从于传统习惯和权势。 第三级,自我中心型:这种类型的人信仰冷酷的个人主义,自私和爱挑衅,主要服从于权力。 第四级,坚持己见型:这种类型的人对模棱两可的意见不能容忍,难于接受不同的价值观,希望别人接受他们的价值观。 第五级,玩弄权术型:这种类型的人通过摆弄别人,篡改事实,以达到个人目的,非常现实,积极争取地位和社会影响。 第六级,社交中心型:这种类型的人把被人喜爱和与人善处看作重于自己的发展,受现实主义、权力主义和坚持己见者的排斥。 第七级,存在主义型:这种类型的人能高度容忍模糊不清的意见和不同的观点,对制度和方针的僵化、空挂的职位、权力的强制使用,敢于直言。 这个等级分类发表以后管理学家迈尔斯等人在1974年就美国企业的现状进行了对照研究。 他们认为,一般企业人员的价值观分布于第二级和第七级之间。就管理人员来说,过去大多属于第四级和第五级。 现在情况在变化,这两个等级的人渐被第六、七级的人取代。 奥尔波特(1897—1967)的价值观的分类 理论型: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 经济型:强调有效和实用。 审美型:重视外形与和谐匀称的价值。 社会型:强调对人的热爱。 政治型:重视拥有权利和影响力。 宗教型: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融合。 罗克奇价值观调查(RVS) 终极价值观(18项)——一种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它是一个人希望通过一生而实现的目标。 工具价值观(18项)——一个人偏爱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 与奥尔波特的研究发现一致,相同职业或类别的人倾向于拥有相同的价值观。 终极价值观 舒适的生活 振奋的生活 和平的世界 美丽的世界 成就感 平等 家庭安全 自由 幸福 内在和谐 成熟的爱 国家的安全 快乐 永恒 自尊 社会承认 真挚的友谊 睿智 工具价值观 雄心勃勃 心胸开阔 能干 欢乐 清洁 勇敢 宽容 助人为乐 正直 富于想象 独立 智慧 符合逻辑 博爱 顺从 礼貌 负责 自我控制 当代工作群体的价值观 伦理型:开始工作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努力工作、保守、对组织忠诚。 存在主义:开始工作于六七十年代,重视生活质量、不从众、自主、对自己忠诚。 实用主义:开始工作于七八十年代,重视成功、成就、雄心勃勃、努力工作、对事业忠诚。 X代:九十年代至今,灵活、对工作满意、有闲暇时间、对关系忠诚。 二、态度概述 1.什么是态度? 2.态度的成分 3.态度的功能与作用 1.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对待特定的人、群体、观念、组织或事件的情感、信念和行为倾向(积极或消极的评价)。 对这个定义应作几点说明: ⑴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 ⑵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 它包罗万象,如人、物、事件、群体、制度、民族、国家以及代表各类事物的观念等等。 ⑶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情感色彩。 ⑷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2.态度的成分 情感成分:喜欢或不喜欢 认知成分:如“歧视是错误的” 行为成分:对某人或某事以一定方式行动的倾向。 3.态度的功能与作用 ①态度影响社会性判断。 莱波特试验 ②态度影响耐力。 基督教徒与犹太教徒关于耐痛水平的实验。 ③态度影响工作效率。通常,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喜爱并有良好的态度,就会努力去工作,产生高效率。但是,事实比这种设想更复杂。心理学家得研究证明了这一点。 三、态度形成的理论 ㈠学习论 ㈡诱因论 ㈢个体经验 ㈠学习论 1.基本观点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态度的形成是一个中性概念与一个带有社会积极或消极含义概念重复匹配的结果。” 如,学生本是一中性词,如与“偏激的”一词发生多次联结,就产生“学生是偏激的”的偏见。 2.强化 物质强化与精神强化;自我强化与他人强化。 人如同时受到两种相反的强化,其作用则取决于两者的相对强度。 如,对青少年来说,来自同伴的赞许比来自父母的反对,其力量大得多。 3.模仿 模仿实际上强调的是通过榜样人物形象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效应。 ㈡诱因论 诱因论是把态度的形成看作是权衡各种可能情况的趋近(pros)和退避(cons)而后采取最好抉择的过程。 1.认知反应论 例如,有人主张减少养老保险金。对此,可能有两种反应:一是认为老人不易,社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