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中国企业家失去传统.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寻中国企业家失去的传统》 内容摘要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社会动乱,资源贫乏。 时代发生重大变化,在洋务运动兴起之后,特别是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高涨,外国企业在中国的通商口岸纷纷生长起来,洋货占领市场,刺激国人自办企业,以寻求救国之路,。但是就是在这样一块贫乏的土地上,却崛起了一批靠实业救国的企业家,再回过头来看看当今社会,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的企业成功的又有几家?成功了的几家企业又担负了怎样的社会责任?至此不禁让人感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代企业家阶层崛起来了,但是企业及社会的虚浮之风渐盛,企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淡化,我们回过头来寻找中国本土企业家曾经的传统,看看前人曾经达到的高度,站在前人的起点上,比完全从零开始要好得多。一旦找到了真实的根,明白自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民族的土壤里面生长起来的,这个新兴的阶层就将拥有一个可以依托的精神背景,不再是依附在虚无缥缈的东西上面,也不至于只能到域外去寻求自己的精神资源.在当今企业界,越来越片面侧重形式的管理策略及管理秩序的建立,而忽略了企业文化及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本论文主要通过对民国时期的实业家的创办企业的理念以及以人为本思想进行研究、总结、概括,以对当前社会企业虚浮之风做反思! 关键词 民国 企业家 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 一民国的著名企业家及其简介 ( 二企业建立之宗旨 (社会责任) 在民族危亡、民不聊生的生死存亡关头,仁人志士开始挺身而出。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都是为改变社会制度而进行革命。而另有一批通过实业救国的企业家,他们创办企业历尽艰难,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是当今商业界的热门话题,然而,何谓责任,如何承担,却往往虚空得很。 民国这批著名企业家的共同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民族使命感,他们创办企业的宗旨即为拯救民族、拯救国家,实现民族的复兴,从他们企业的名字:民生、永利、大生、久大我们不难嗅出他们的爱国情怀以及为民谋福的志向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这方面张謇是一个最值得纪念的典范,从1903年开始,他致力于家乡南通的城市建设,大生纱厂的很多利润都被他投入到了公共事业上。将近20年下来,南通已成当时中国最出名的县城。1920年,一位访问者描写他看到的南通:“在登岸以前,我们就已感受到她的现代气息了。大道旁柳树成行,满载面粉、棉花以及旅客的卡车、汽车在奔驰,工厂的机器轰鸣声在回响—一个欢快劳动的日子又宣布开始了。在江岸边建有现代化的码头和仓储设施,运输线四通八达。??到处都显示着满足、快乐和繁华。”上海《密勒氏评论报》主笔J.B.鲍威尔也是在这一年到访南通,他称之为“中国大地上的天堂”。1922年,中国科学社在南通举行年会,梁启超到会,称之为“中国最进步的城市”。同年,北京、上海的报纸举办“成功人物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景仰之人物”,张謇得票数最高,这一年正好是他70岁大寿。南通模式是如此的迷人和让人感奋,在很长时间里它成为企业家的梦想。也是在1920年代,老买办朱葆三在上海郊区购置1000亩地,设想建立一个类似南通的实验城。而荣家兄弟则尝试着在自己的工厂里搞了一个“劳工自治区”,“自治区”设在家乡无锡,建有男、女职工单身宿舍和职工家属宿舍。工人从生活、教育、文化娱乐、劳动保险到生老病死诸多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可谓社会功能一应俱全,宛若一个独立的“公社”。“自治区”的建立,一方面实践了荣家兄弟的社会理念,另一方面也直接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荣德生经常在周末集体训话时宣传自己的“自治主张”:“厂方的利益,就是各工友的利益,劳资应该充分合作,团结一致,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民国船王卢作孚在此方面是一个张謇仿效者,甚至过之。北碚是重庆附近的一个地区,山岭重叠,交通困难,此间地处四县之交,兵匪横行,无人管束。卢作孚就在这么一个地方实践他的理想。从1927年起的3年里,他建起了中学、工厂、医院、科学院、公园和植物园,倡导文明、整洁和健康的生活,把大量人力、物力投注于人的教育。在所有的新设机构里,他聘请的都是20多岁的文化青年,试图以清新的朝气一寸一寸地改变沉淀千年的陋习。1930年代初,北碚成为四川境内最先进的地区,成了继南通、集美之后的另一个“全国模范之地”。承担社会责任,从造桥修路到捐资助学,或兴办学校,近代企业家对公益事业热忱始终受到社会舆论的肯定和历届政府的鼓励。张謇自述办实业的动机是为了教育,他从办第一家大生纱厂到二厂、三厂,到铁厂、油厂、面粉厂、印刷厂、轮船公司、垦牧公司,把实业作为支点,以实业为母,教育为父,办师范、办普通中小学、办幼稚园甚至办大学,然后建博物苑、图书馆、气象台、剧场、公共体育场,以及育婴堂、养老院、济良所、残废院、医院、公园大量的慈善和公益事业,几乎是以企业办社会,南通成为他建设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