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抗渗性 ① 定义:是指材料在压力水作用下抵抗水渗透的性能。 渗透:是水在压力下通过材料内部毛细孔的迁移过程,与材料内部的孔结构直接相关。 ② 表示方法: 用渗透系数或抗渗等级表示。 K—渗透系数(cm / h);Q—渗水量(cm3 )A— 渗水面积(cm2 );H —材料两侧的水压差(cm)d —试件厚度(cm);t —渗水时间(h) (1)渗透系数的定义:指一定厚度的材料,在单位压力水头作用下,单位时间内透过单位面积的水量。 材料的渗透系数越小,说明材料的抗渗性越强;渗透系数越大,表明渗透材料的水量愈多,即抗渗性愈差。 材料的抗渗性也可用抗渗等级P表示。 用符号Pn表示,n为该标准试验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的10倍数。 工程应用: 抗渗性是决定材料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同时它也是检验防水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 地下建筑、水工建筑物、屋面、地面防水材料等均要求较高的抗渗性能,以防止渗水、漏水现象。 5、材料的抗冻性 ① 定义:抗冻性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且强度无显著降低的性能。 ② 衡量指标:用抗冻等级Fn表示,表示经过n次冻融循环次数后,其强度、质量损失不超过规定值。 ③工程应用: 抗冻性也是材料耐久性的指标之一 ; 严寒地区的道路、桥梁、水坝、堤防、海上钻井平台、跨海大桥及寒冷环境(如冷库)的建筑物等均需考虑冻融破坏; 对处于温暖地区的建筑物,虽无冰冻作用,但为抵抗大气的作用,确保建筑的耐久性,也常对材料提出一定的抗冻要求。 课堂作业: 已知碎石的表观密度为2.65g /cm3,堆积密度为1.50 g /cm3,求2.5m3松散状态的碎石,需要多少松散体积的砂子填充碎石的空隙?若已知砂子的堆积密度为1.55 g /cm3,求砂子的重量为多少? (二)材料所处状态:材料在不同状态下的体积构成。 1.单体材料的状态: 固体物质体积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构成, 用V表示。 固体物质体积+孔隙体积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构成,也称材料的表观体积,用 V’表示。 2.堆积材料的状态 固体物质体积+孔隙体积+空隙体积 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构成,用V0’ 一、材料与质量有关的性质 1.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 2.材料的密实度与孔隙率 3.材料的填充率与空隙率 1.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 (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ρ—密度, g/cm3 或 kg/m3 ; m—材料的质量,g 或 kg; V—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cm3 或 m3 。 密度试验: 测试时,材料必须是绝对干燥状态。 a、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孔隙在内的固体物质部分的体积,也称实体积。 b、对于测定可研磨的非密实材料的密度,要磨成细粉,干燥后用密度瓶(李氏瓶)测定体积,采用排开液体的方法来测定其体积, 材料麿得越细,测得的数值就越接近绝对密实体积。 李氏瓶 天平 (2)表观密度、体积密度、视密度 表观密度(俗称“容重”)——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式中 V/—材料的表观体积,cm3 或 m3 总结:材料的表观体积是指包括内部孔隙在内的体积。 表观体积的确定: a、对于外形规则的材料,如烧结砖、砌块,其体积的测定可用测量体积尺度或蜡封法排水得其外观体积——体积密度; b、对于不规则外形材料的表观体积,如砂石类散粒材料,可用排水法测得其外观近似体积——视密度。 所以一般材料的表观密度小于其密度。 通常所指的表观密度,是指干燥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3)堆积密度——散粒状(粉状、颗料状、纤维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堆积密度。 ρ0’,—材料的堆积密度, g/cm3 或 kg/m3 m —材料的质量,g 或 kg V0’—材料的堆积体积,cm3 或 m3 测定散粒状材料的堆积密度时,材料的质量是指填充在一定容器内的材料质量, 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体积。 总结: 散粒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是指含有孔隙在内的散粒状材料的总体积与颗粒之间空隙体积之和。 在建筑工程中,计算材料用量、构件的自重,配料计算以及确定堆放空间时经常要用到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等数据。 定义 计算公式(单位) 测定方法 实际密度 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 g/cm3) 先磨细,再采用排水法(李氏瓶) 表观密度 体积密度 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