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茅盾《子夜》的语言特色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茅盾《子夜》 的语言特色 * * * 第三组:庞凤婷1201301(组长) 李田田1201317 杨欣蕊1201337 唐嘉欣1201346 《子夜》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七十多年以来,经过全世界人们的阅读,它的思想内容,它的文学语言,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其内容庞大、结构复杂、人物众多、事件错综,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种效果的取得,除了与作者敏锐非凡的洞察力有关之外,莫不归功于作者运用文学语言的娴熟技巧。 高超独特——《子夜》语言之巧妙 (一)对话工妙,个性鲜明 《子夜》描写的人物达七十人之多,但各不相同,人物语言个性化是《子夜》最突出的语言特点。主要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对话表现出来的,如吴荪甫语多专横尖刻强硬;屠维岳谈吐舒缓自如,话中带刺;曾沧海色厉内茬,费小胡子圆滑世故;范博文出语多半消极颓唐;刘玉英风骚狡猾… 以下几段对话是吴荪甫三番两次地规劝杜竹斋与之合伙投资公债市场。 “竹斋!二主招呼老赵拒绝!” “王立!竹斋!不能那么消极!” “……竹斋,一定不能消极,叫老赵拒绝!……竹斋,告诉老赵,应当尊重我们的权!” “没有危险!竹斋,一定没有危险!……哪怕老赵手段再灵活些,也扳不过来!竹斋!这不是冒险!这是出奇制胜!” “万万不会!” 从这几段对话中可以看出,格式上对话是工整的,语言上则鲜明的反应了吴荪甫专横而又刚愎自用的性格特点。 (二)兼收并蓄,融合生辉 《子夜》是现代白话文的典范,作者除采用大量口语外,还巧用文言词句和吸收外语成分,使小说融合生辉。 1.语言口语化,地域色彩浓 (1)口语 “也许不要紧,可是,可是,风色不对。我们还没有布告减工钱,可是,工人们已经知道了。她们,她们,今天从早上起,就有点——有点怠工的样子,我特来请示——怎么办。” “又,又,又出事了!” 第一句是账房先生莫干丞向吴荪甫汇报请示。作者刻意捕捉“也许”“可是”“还”“已经”“有点”等口语词加强申辩、婉转的意思,仔细描摹了惶急、讨好的重复和停顿,把奴才向主子报警时的窘态展露无遗。第二句是莫干丞向屠维岳报告工人罢工之了他的胆小怕事。 (2)惯用语 “你不要慌!我同女人是规规矩矩的,不楷油,不吃豆腐!” “揩油”,占便宜的意思。“吃豆腐”,喻指戏谑、调情、寻开心,一般指男性调戏女性。这句话活现了屠维岳机警干练又阴险卑劣的伪善的走狗嘴脸。 我们好姐妹,我一心只想帮衬你,怎么你倒疑心我来拆你的壁脚呢? “拆壁脚”原指拆掉墙的根基,这里喻指施行破坏手段,使事情不能顺利进展。该词形象地揭露出资产阶级走狗内部的激烈矛盾。“拆……壁脚”是惯用语的变格形式,展现了刘玉英的善于应付和有心计。 “并不是我们拆三先生的烂污,实在是钱葆生他们假公济私。” “拆烂污”,吴方言惯用语,比喻做事马虎,不负责任,造成差错或事故;也指做有损于人的事。 这些口语、惯用语通俗简洁,表达准确,而且体现了鲜明的上海地域风俗色彩。 2. 巧用古语,讽刺性强 (1)出现文言词句 “他的非正式的小老婆和他的儿媳中间的纠纷,他却永远不能解决,并且只能付之不闻不问。” 只能“付之不闻不问”,充分显示出曾沧海的无可奈何。 “那么,昨晚上对他开诚布公那番话,把市场上虚虚实实的内情都告诉了他的那番话,岂不是成了开门揖盗么?一一“咳!众叛亲离!我,吴荪甫,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了人的!”只是这一个意思在吴荪甫心上猛捶。” 以上三个成语也从侧面把吴荪甫的这位姐夫唯利是图的本性刻画到了入骨。 (2)出现文言公文 作品中仅有的几个公文,均用文言写成。例如: 这是一个电报,很简单的几个字:“四乡农民不稳,镇上兵力单薄,危在旦夕,如多应急之处,乞速电复。费巧。”( 例1) 他抓起笔来,再写一个字条: 本厂此次减薪,.事在必行;一侯丝价稍有起色,自当仍照原定工薪发付,望全体人即日安心上工,切勿误听奸言,自干未便。须知本厂长对于工会中派别纠纷,容忍已久,若再倾扎不已,助长工潮,本厂长惟有取断然措置! 此布( 例2) 这几个用文言写就的公文无不反映了语言的时代风格,也足以体现作者运用语言得心应手、周详到位的能力。 3.妙融外语,活泼幽默 (1)直书外语或音译 “站在吴老太爷面前的穿苹果绿色GraFton一轻缩的女郎兀自笑嘻嘻地说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