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生物技术制药ljc概览.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技术制药 梁继超(生化与分子 博士,副教授) E-mail: liang529114@163.com Tel. 第一章 绪 论 绪论(目录) 第一节 生物技术的发展史 一、生物技术 二、生物技术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生物技术药物 一、生物技术药物的分类 二、生物技术药物的特性 第三节 生物技术制药 一、生物技术制药的特征 二、生物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 三、我国生物技术制药现状和发展前景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一. 概 述 生物技术制药概念 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动物生产医药品,叫作生物技术制药。 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等。 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学科和分支 分子生物学             医药生物技术 微生物学              生物技术疫苗 生物化学   现代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诊断 遗传学               农业生物技术 细胞生物学             家畜生物技术 化学工程              海洋生物技术 二、生物技术发展简史 1传统生物技术阶段 公元前6000年古代巴比伦人酿造啤酒 公元前4000年埃及人发酵面包 我国殷朝 制酱,酿酒 周朝 制醋 特点:自然发酵、全凭经验 2近代生物技术阶段 1860年荷兰微生物学家 安东列文虎克 发明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865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证明了发酵原理。 1928年英国 Fleming发现青霉素。 1940年英国弗洛里、钱恩分离纯化出青霉素。 现代生物技术包括 ⑴重组DNA技术 ⑵细胞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⑶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技术 ⑷植物脱毒和快速繁殖技术 ⑸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大量培养技术 ⑹动物胚胎工程技术 ⑺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 ⑻现代生物反应工程和分离工程技术 ⑼蛋白质工程技术 ⑽海洋生物技术 孟德尔碗豆杂交实验 摩尔根“果蝇的伴性实验” 抗生素专家张为申教授 张为申(1909-1966)江苏吴县人。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6~1950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研究院生化系获博士学位,并担任研究员。 1951年4月回到中国,先在西北农学院农业化学系任教授,1952年又兼任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青霉素室主任技师。1956~1958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抗生素(系)研究所所长,并兼任国家科委抗生素专业组常务副组长。 张为申教授完成了青霉素发酵原料代用品的研究:用淀粉代替价格昂贵、来源困难的乳糖,用棉子饼代替玉米浆,为理论研究和解决我国青霉素生产的难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4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1955年、1957年和1959年赴波兰、苏联、捷克参加国际抗生素学术会议及全苏联抗生素学术会议,其学术报告受到好评。 此后又完成了土霉素和红霉素的研制,并对链霉素的试制及质量研究作出了成绩。 张为申教授专长:微生物生化、抗生素发酵及化学提纯。学术知识渊博,在抗生素研究及教学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对中国抗生素研究队伍的建立和抗生素事业的发展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1953年5月,中国第一批工业化国产青霉素诞生,揭开了中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 截至2001年年底,我国的青霉素年产量已占世界青霉素年总产量的60%,居世界首位。 三、医药生物技术新进展 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化、商品化,是高新技术产业。 高投入、高风险、高利润,长周期-‘四高一长’的特点 例如:筛选了近10万个微生物菌株样品,找到抗肿瘤抗生素30余种,研究开发了6种。 2000年全世界销售额1490亿美元。 1.基础研究不断深入 新基因的克隆和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全面展开。 以DNA、RNA和蛋白质为轴心的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两大体系已基本完成。 人类基因组计划已完成。 1986年美国科学家达尔贝科提出的人类基因组计划,1990年启动该计划。23对染色体30亿对碱基,3.5万个基因进行测序。 美国承担54%,英33%,日7%,法2.8%,德2.2%,中国1%。 1999年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投资3亿元,负责测定3号染色体3000万对碱基,2000年4月完成。 2.新产品不断出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仅美、日开发的生物新药200多种。 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红细胞生成素、纤溶酶原激活剂、胰岛素、生长激素、乙肝疫苗等。 3.新试剂新技术不断出现 细胞移植用于: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免疫缺陷、再障性贫血等。 基因治疗有:致死性遗传疾病、癌症、爱滋病、心脏病等。 生物试剂开发单克隆抗体用于诊断和治疗,荧光抗体法、DNA探针、PCR等检测技术的建立。 4.新型生物反应器和新型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