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四首 人教试验修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诗四首 【学习目标】 1.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简史。 2.了解徐志摩、闻一多、艾青、穆旦的简历。 3.体会四首诗在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 4.把握诗的意象,领会诗的象征意义。 【学习障碍】 1.课文相关资料及字词联想。 2.现代诗学习的切入点。 3.如何把握诗歌的象征意义。 【学习策略】 一、障碍突破之策略一:积累法 1.课文相关资料 要对四位作家有一个整体认识,需要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历史和他们不同的经历。这些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知识并翻阅课外书籍和上网查阅得到。下面做一些归纳提示: (1)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现代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而形成的。诗人们大胆张扬个性,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广泛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以白话为武器,以崭新的形式建立起新的传统;它广泛地吸取外来诗歌的影响,扬弃传统,推陈出新。 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文学研究会中诸将严肃地实践着“文学为人生”的主张,致力于否定旧诗,开创新诗风,刘半农、沈尹默、刘大白、朱自清、冰心等人,在形式上与风格上进行各种有益的创作。1921年以郭沫若为旗帜的创造社成员,“异军突起”,立志创造,郭沫若和他的《女神》,奠定了以创造为宗旨的新诗传统的基础、战斗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基础。 此后,一大批忠实的时代之子,在时代风云的感召下,共同走上了战斗的道路,并显示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戴望舒、汪静之、冯雪峰、蒋光慈、柔石等诗人如群星丽天。新诗在第一个十年间,以口语入诗,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形式上仍有种种问题。 闻一多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徐志摩、朱湘等人应和,迅速形成格律诗派,亦即新月诗派。 30年代,“中国诗歌会”聚集了一大批中青年诗人,《新诗歌》也最富时代生气,对诗歌的普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艾青、臧克家、田间等青年才俊迅速成长,响应时代的召唤。 卢沟桥一声炮响,各种流派的诗人汇聚到抗日救亡的大旗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唱响时代的战歌,吹起救亡的号角,向民族传统学习,向民歌学习,向优秀外国诗歌传统学习。穆旦、胡风、李季、阮章竞、郑敏、辛笛、袁可嘉以他们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感受,丰富了新诗的表现力。 到全国解放前夕,各种流派的诗歌创作都相当活跃,中国现代诗顺应时代需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徐志摩、闻一多与“新月社” ①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曾留学欧美。1922年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1925年主编《晨报副镌·诗刊》。1928年主编《新月》月刊,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资产阶级文学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早期诗歌表现为资产阶级理想的向往与追求,也有同情下层人民生活痛苦和不满黑暗现实的诗篇。后期诗歌多表现理想破灭后的彷徨、感伤、空虚和颓废情绪。如1925年出版的《志摩的诗》,虽然大部分只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幻想,时而流露着感伤、凄惘和神秘的色彩,但也有一些内容比较健康、格调明朗、表现形式活泼的诗。《这是一个怯懦世界》对当时“容不得恋爱”的社会的反抗,《太平景象》揭示了军阀混战所造成的惨象,《沙扬娜拉》等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的风格。1925年以后随着工农革命运动高涨的到来,他预感到在中国建立英美式资本主义制度的幻想已经破灭,这一时期的诗集《翡冷翠的一夜》,早在诗中某些面对现实的开朗色调已经消褪,而神秘、朦胧、感伤、颓废的倾向则大为发展。1928年以后写的《猛虎集》则更发展到污蔑革命、辱骂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美化黑暗现实,歌颂空虚和死亡的地步。作为资产阶级在文学上的代言人,徐志摩由最初幻想实现英美式制度,而后惧怕革命并进而反对革命,最后至于颓废消沉。在艺术上,前期作品宣扬资产阶级的艺术美、形式美的同时,也大力提倡格律诗,主张诗歌应该有音节、有韵,在当时产生过一定的社会影响。但后期,由于政治思想日趋反动,技巧的讲究也就愈陷入形式主义,成为对浓艳、晦涩的刻意追求,艺术上的长处也逐渐消失。 ②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曾用名闻多、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出身于湖北浠水县巴河镇的一个书香之家。少年时代在武昌亲历了辛亥革命。1912年秋,考入具有留美预备学校性质的清华学校。在这里,他开始受到现代科学文化的熏陶,1916年4月发表的读书札记《二月庐漫记》,是他最早问世的著作。“五四”前他就喜欢绘画、写字、刻图章、演新剧、编刊物、参加社会活动。“五四”运动发生,闻一多爱国激情高涨,于当晚抄录岳飞词《满江红》贴于饭厅前布告栏。清华组织学生代表团时,他被推为文书,6月,被选为年度全国学联代表,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闻一多从1920年起,从事新诗创作。1922年赴美留学,学习美术,并研读外国文学,深受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