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度分布影响翻译定稿解答.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he influence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n the surface appearance ofglazed tiles粒度分布对釉面砖表观状况的影响摘要:哑光粉料在不同时间周期(15~50分钟)下被球磨粉碎,得到的釉料涂覆在陶瓷坯体上,然后以固定的烧成制度烧制坯体,采用光泽计分析最终的釉面。相同的釉料被单向加压,压制成圆柱形样品;将试样放置在釉底料表面并在实验室的炉中以1100℃烧制。测量融化试样与陶瓷表面的接触角来判定其润湿性。结果显示釉料颗粒尺寸分布与最终产品的表观形貌有相关性。1.引言在玻璃体的流变性当中,粘度是最重要的。考虑到玻璃体结构的理论研究或重要玻璃体性能的评定,比如泡沫滞留、陶瓷体流动、质量控制、釉料准备和制造,粘度对组成上细小的差别高度敏感。粘度控制数个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瓷砖制造的流程。烧制过程中粘度的大小决定着釉料流过坯体形成均匀层而没有排出表面。粘度也决定了釉形成过程中气泡排除的容易程度。因此,釉的烧成周期与随温度变化的粘度大小相关。这种变化直接影响玻璃体和釉料的工作性能、加工性能和松弛性能。另一个和玻璃加工相关的重要性能是表面张力。釉料在烧制过程中流动,并且其湿润度受表面张力的强烈影响。现存的与这个问题有关的作品和当下的知识是相比较而言和经验主义的。玻璃制造商分析了表面张力在玻璃组成和玻璃液体均一性消失的反应中的影响。低表面张力有利于玻璃体熔化过程中气泡的排除并阻止非均匀化,但是高表面张力有利于玻璃体冷却过程中气泡的再吸收。浇铸低表面张力的釉料,釉表面会更加平滑,气泡和坑洞会很容易消除,而且固体表面也会更加光亮。换句话说,高表面张力有利于冷却过程中气泡的再吸收,这将导致釉面粗糙不平(就像起褶皱一样)。测定哑光釉的表面张力十分困难,因为这种釉是由熔体和晶体组成的。在参考书目中记载了很多用于测量玻璃表面张力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三种:滴重法、气泡压力法和纤维法。玻璃体表面张力也可以用高温显微镜来估算,这种方法更适合估算釉的表面张力。因此,在本文中要测量接触角来判断釉的湿润度。与表面釉相关的工业性能是它们的光泽度,这种光泽度是直接反射光线的一种表面性能。光泽度主要取决于表面粗糙度和吸光度。当光泽度高时很容易鉴定表面缺陷,低表面光泽度则会掩盖缺陷并且持续隐藏。表面光泽度的程度可以用光泽计观察表面的光反射行为来测量。这些数值是当光以确定的入射角照在表面上时,从与表面反射相关的仪器上获得的。为了获得好的测量结果,表面应该平整、均匀、无缺陷。本文通过测量表面光泽度、釉与瓷砖饰面间的接触角代替釉料粘度或表面张力解释了釉面砖的粒度分布对表观的影响。将在电阻炉中烧制后的样品在空气中冷却,再用数码相机拍摄其侧面轮廓来测量接触角。这是一种获得陶瓷釉料加工相关信息的简单方法,涉及影响表面质量的粒度分布情况。2.材料和研究方法釉料配方的化学组成在表一中给出。该配方是在行星球磨机内进行,通过添加水(体积分数占30%)与添加剂(羧酸甲基纤维素CMC和三聚磷酸钠STTP)并以预定的八个时间球磨:15-50分钟,球磨间隔停歇5分钟,形成八种粒度分布。Table1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glaze compositionOxide SiO2 CaO Al2O3 BaO B2O3 Na2O K2O LOIComposition(in wt.%) 58.9 10.0 9.8 7.2 6.5 5.3 2.0 0.3表1 釉料化学组成分析釉料的粒度分布用激光衍射仪分析测定(0.5微米的分辨率)。釉料的悬浮液被施加在一次烧成的釉底料上,伴随着有0.4mm涂层厚度的上釉面层。样品(有釉底料和上釉面层的瓷砖)在实验室的电阻炉中以1100℃烧制5分钟。升温制度是30℃/分钟,并在空气中冷却。最后,每个样品的镜面反射指数将使用光泽计(60°)测出。此外,这八种釉料悬浮液要被干燥成釉粉;釉粉被单向加压(压强50bar即5MPa,水5%,直径1cm,高1cm)成圆柱形试样,形成密实的试样被放置在一次烧成作为基材的釉底料上。试样在110℃ 下干燥24h,并在上文所述的同样温度和烧成制度下烧制(在实验室的电阻炉中以1100℃烧制5分钟,升温制度是30℃/分钟,并在空气中冷却)。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比较粒度分布改变后釉料熔融间隔,测量润湿角变化。快速冷却后样品的侧面轮廓被数码相机(2M像素)拍摄记录,为了更好地理解球磨(粒度分布)对内部接触角θ(润湿角)的影响,照片上也测量了接触角。因为用于圆锥形样品和上釉面层的热处理方法和基质是一样的,假设测量接触角的间接方法与表观高温值有一一对应的关系。3.结果与讨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