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试卷.ppt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3、“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用对偶手法充分体现了红军饥寒交迫的处境。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长征组歌》两首 萧华 学习目标 1、了解本课的写作背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歌词中高度概括的语言及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体会歌词中表现出来的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以及红军的钢铁意志。 作者介绍 萧华,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 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65年他抱病写作完成了12首长征组诗《红 军不怕远征难》,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 战友歌舞团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轲、遇秋择其 10首谱成《长征组歌》。 1、告别 2、突破封锁线 3、遵义会议放光辉 4、四渡赤水出奇兵 5、飞渡大渡河 6、过雪山草地 7、到吴起镇 8、祝捷 9、报喜 10大会师 背景介绍 四渡赤水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 1935年1月19日,一渡赤水; 2月中下旬,二渡赤水; 3月,三渡赤水、四渡赤水。 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充饥    皑皑 压黔境   泥毡 千锤百炼 qián jī ái chuí zhān 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认真听课文录音,识记重点字词,体会诗歌中蕴含的革命豪情。 1.《四渡赤水出奇兵》通过哪些画面突出表现“奇”字的? 2.从这首歌词中我们能看出红军过赤水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3.从这首歌词中我们可以看出红军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大家都认为歌词最后一句“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十分精妙,你能说说原因吗? 1.《四渡赤水出奇兵》通过哪些画面突出表现“奇”字的? 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 2.从这首歌词中我们能看出红军过赤水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困难有:路难行、天气的酷热、缺水、而且处于被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艰难处境。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敌重兵,压黔境,以及乌江天险的阻隔。 3.从这首歌词中我们可以看出红军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红军战士的英勇、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毛泽东的用兵如神。 4.找出歌词的中心句。 中心句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这一句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问题探究: 歌词中为什么用了两次“横断山,路难行”,是简单的重复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 找出你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其所表达的情感。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说说理由。 一系列动词的运用: 《四渡赤水出奇兵》中的“压”,写敌军来势汹汹; “弃”、“丢”:写敌人狼狈不堪,前后对比鲜明,反衬我军的神勇。 “出”“渡”“临”“逼”“赶”“袭”,写红军作战机动灵活,“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走”古义是跑,这里及说明红军徒步长征的艰难,又写出红军运动的快捷。 “飞”写出了红军再渡乌江天险的神速。 2.歌词恰当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你任选一种举例说明并谈谈其表达作用。 ⑴“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用比喻、夸张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⑵“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把军民关系比作鱼水关系,说明红军和人民群众之间相互依存的深厚情谊。 ⑶“横断山,路难行” 反复吟唱,强调突出红军行军的艰难。 这首歌词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军事艺术。 过雪山草地 1.阅读这首歌词,找出歌词的中心句。 中心句是“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2.红军战士翻雪山,过草地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渲染自然环境恶劣,红军饥寒交迫、生存危机严重。 品味语言,体会修辞方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1、“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用夸张手法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2、“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低头”、“迎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