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供水统计年鉴统计指标解释
分表一 供水与售水
1、生产能力:
(1)能力(万立方米/日):
一般指设计的供水设施综合生产能力。
当供水设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按取水、净化、送水、出厂输水干管等环节实际测定计算的综合生产能力。计算时,以四个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主确定能力(不包括供水高峰阶段,超负荷增加的生产能力)。各个环节的能力计算方法是:
取水能力:地表水水厂应按取水口、进水管及进水泵房机泵的能力确定(包括补压井能力),一般以机泵能力为主计算。计算公式:
日生产能力=各台机泵铭牌能力或测定的机泵能力×(1-各台机泵同时开动后的损失因素)×24小时
有的水厂,如进水管的能力小于机泵能力,且以后各环节的能力又是按进水管的能力配套的。则可按进水管每小时输水能力×24小时计算求得。
地下水水厂应按水源井和抽水机泵的能力确定。如机泵能力与水源能力不一致的,以两者中最小的能力计算。计算公式:
日生产能力=各台机泵铭牌或测定的机泵能力(或水源井枯水期最大出水量)×(1—各水源井同时抽水后的损失因素)×24小时
注:以进水泵房机泵的能力确定取水能力时,应不计算备用机泵的能力。
(2)水厂(座):
指具有一定的生产设备,能完成制水整个生产过程,水质符合一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要求,并可作为公司(厂)内部一级核算的生产单位。
2、供水量(万立方米)
(1)供水总量:
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供出的全部水量。包括有效供水量和漏损水量。
有效供水量指水厂将水供出厂外后,各类用户实际使用到的水量。包括售水量和免费供水量。售水量指收费供应的水量。免费供水量指无偿供应的水量。
(2)最高日供水量:
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最高一天的供水量。
3、售水量(万立方米)
(1)售水量指收费供应的水量。计算公式:
售水量=居民生活用水+行政事业用水+工业用水+经营服务用水+特种行业用水+其他用水
其他用水是指除上述5项用水以外的用水(不含免费供水量)。
4、免费供水量(万立方米)
免费供水量指无偿供应的水量。
5、产销差率
指产销差水量与供水总量的比率。计算公式:
供水总量-售水量
产销差率= ----------------- ×100%
供水总量
6、用水普及率
(1)用水普及率(%):
指报告期末市(县)城区内用水人口与城区总人口的比率。 计算公式:
城区用水人口(含暂住人口)
用水普及率=------------------------------×100%
城区常住人口+城区暂住人口
(2)城区用水人口(万人):
指由市(县、镇)城市供水设施供给居民家庭用水的人口,包括农业用水人口、非农业用水人口和部队用水人口(含暂住人口)。
(3)城区人口(万人):
指市(县)城区范围的常住人口数。按公安部门的户籍统计为准填报。
(4)暂住人口:
指离开常住户口地的市区或乡、镇,到本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人员。一般按公安部门的暂住人口统计。
(5)城区人口总数(万人):
指市(县)城区范围的城区人口数与暂住人口数之和(万人)
7、人均日用水量(升/人·日)
(1)人均日综合用水量:
指总售水量和城市用水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
售水量
人均日综合用水量=————÷报告期(年度)日历日数×1000升
城市用水人口
(2)人均日生活用水量
指每一用水人口平均每天的生活用水量。
计算公式:
居民家庭 公共服务
用水量 + 用水量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报告期(年度)日历日数×1000升
用水人口
公共服务用水量:行政事业用水+经营服务用水+特种行业用水
8、在建水厂
指正在建设的城市公共净水厂。
分表二 供水管道
9、管道长度 (公里)
指供水设施的取水管道和管径等于或者大于DN75的供水管道长度之和。
管道长度合计=取水管道长度+供水管道长度
取水管道长度指水源地至地表水水厂净化设施(或地下水水厂清水池)之间所有管道的长度,包括水源井之间的井群联络管道长度。
供水管道长度指从送水泵至用户水表之间所有管道的长度。不包括新安装尚未使用的管道。在同一条街道埋设两条或两条以上管道时,应按各条管道长度的合计计算。
10、漏损总量(万立方米)
漏损水量指在供水过程中由于管道及附属设施破损而造成的漏水量、失窃水量以及水表失灵少计算的水量。
管道及附属设施漏水量指供水管道、闸井、表井、消火栓及中间加压设施(水池、水库、水塔)等各种管道及附属供水设施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ppt
- 专题复习训练卷二对环境的察觉.doc.do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doc
- 中国地质大学附中分节教学设计(试用)-中国地大附中教务在线.doc
- 中国多氯联苯管理与处置初示范项目之-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doc
- 中国校长网-小学.doc
- 中学生网站-国立台南高级海事水产职业学校.doc
- 中山市华侨中学2016届高三4月高考模拟(化学).doc.doc
-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第一讲语音和汉字【考查要点】语音、文字、书写.doc
- 主要工作.doc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