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水稻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在扬州召开
水稻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是扬州大学等单位在“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研究重大新突破。与盘育毯状小苗机插相比,该技术利于培育增大秧龄的健壮秧苗,实现机械化精确栽插,利于无植伤移栽,活棵快,发苗早,利于培育足量壮秆大穗来构建高产、超高产群体,是水稻机械化高产、超高产栽培的新途径。目前,该技术成果在全国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
2014年6月14日,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扬州大学承办的全国水稻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在扬州召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宋丹阳副主任、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张坚勇副主任、扬州大学副校长黄建晔教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食作物技术处张毅处长、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粮油处丁斌副处长、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邓建平站长、扬州大学农学院院长刘巧泉教授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7个省(区、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有关参试单位的专家代表,扬州大学科技处负责人与农学院有关专家,以及有关杂志编辑、媒体记者等共130多人与会。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赴海安县观摩了扬州大学设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区曲塘镇周桥及现代稻作科技园水稻钵苗育秧机插。水稻钵苗机插水。在大会开幕式上,扬州大学副校长黄建晔教授、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张坚勇副主任作了致辞,分别从不同角度肯定了水稻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应用的实绩与进一步推广应用的重要意义。
会上,扬州大学张洪程教授作了以“水稻钵苗机
插高产形成优势与关键栽培技术”为专题的培训报告。张教授着重讲述了水稻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发展背景与增产效果、高产形成优势及其生理生态基础、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以及该技术在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海安县作物栽培指导站、兴化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盱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方源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黄海分公司、安徽省白湖农工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参试单位代表从不同方面作了技术试验应用情况的交流。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宋丹阳副主任作了会议总结讲话。他指出,各地要本着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加强各方协作攻关,从生产需求出发,不断完善钵苗插秧机规格参数和技术性能,加大配套栽培技术集成创新,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积极开展技术试验示范,稳步推进技术推广应用。一是加强设备研发。插秧机生产厂家要结合不同生态区栽插规格,加强不同行距插秧机的研发力度,加快关键部件的国产化进程,努力降低插秧机价格。同时,加强对配套的精量播种机、秧盘的研发力度,争取进一步减少一次性投入成本,降低技术推广应用的门坎。二是大力强化技术配套。各地要根据插秧机参数,因地制宜确定本地区的栽插密度,明确肥水调控、病虫防控等关键技术措施,争取尽早形成一批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的技术规程或模式图,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三是稳步开展示范。各地要结合水稻高产创建、模式攻关、超级稻示范推广等项目,尽早建立一批高产示范方。同时,从合作社、种粮
大户入手,加强技术培训,做好播种、育秧、机插等关键环节的培训工作。四是做好技术宣传。各地要把技术示范推广过程中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地通
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重点宣传技术自身优势、应用效果及在水稻增产中的重要作用等,为技术推广应用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氛围。
((((((((((((((((((((((((((((((((((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基地海安县水稻钵苗机插高产栽培示范报告
一、示范情况
2012年海安县在曲塘镇周桥村5组、海安镇建设村1组、大公镇贲巷村12组分别进行了常规粳稻武运粳24钵苗机插示范,并与人工摆栽、毯苗机插进行对比,钵苗机插实收亩产765.2公斤,比人工摆栽增11.6公斤,比毯苗机插增58.1公斤。
2013年该县在曲塘镇周桥村5组、海安镇建设村1组、大公镇贲巷村12组又分别进行了杂交稻甬优2640钵苗机插示范,钵苗机插实收亩产813.3-860.5公斤(周桥村5组、建设村1组示范方经江苏省农委组织专家验收),比毯苗机插增64.3-111.5公斤。
两年来的实践表明:(1)钵苗机插不仅适用常规粳稻,而且适用杂交稻;(2)钵苗机插更能挖掘大穗型品种增产潜力;(3)钵苗机插增产途径在于攻大穗,这主要建立在壮秧与早发基础上。
2014年该县钵苗插秧机增加2台,示范点增加到5个,示范面积达600亩,品种既有常规粳稻南粳9108、镇稻18,又有杂交稻甬优2640、甬优1538。通过扩大示范,引领稻作技术创新,促进全县水稻再上新台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HCA 002-2024 热喷涂稀土合金复合涂层钢筋.pdf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docx VIP
- 第39讲建筑工程费用定额的适用范围及应用一bak.pdf VIP
- B3201_T 1211-2024 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节能量核定技术规程.pdf VIP
- 安全仪表系统检验测试计划.docx VIP
- 2025年义务教育2022年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真题试卷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智能安防巡逻机器人解决方案.doc VIP
- 常州站车站行车工作细则.pdf VIP
- 专用设备的操作手册编写与用户培训考核试卷.docx VIP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 第二章 工作流程及进度控制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