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对人为改变市区松花江流态的危险后果进行预防研究的建议.pdf

对人为改变市区松花江流态的危险后果进行预防研究的建议.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人为改变市区松花江流态的危险后果进行预防研究的建议.pdf

2006·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专家论坛论文集 对人为改变市区松花江流态的危险后果 进行预防研究的建议 曾昭汉张珠彬 (哈尔滨市专顾委委员) 松花江是哈尔滨市城市与水陆交通枢纽得以形成的母亲河,又是城市、社会、经济相依发展的生命之河。 我们对它的开发利用,只有顺应它的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这座城市才有美好的未来。 但是,在我们追求发展新目标的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忽视它的反作用,因而对松花江施 加的不利影响,已经越来越严重。由此产生的流态演变,将使我们的创建目标,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对人为改变松花江流态可能产生的危险后果,有客观的、清醒的认识。坚持 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建设事业的根本出发点,既抓经济繁荣,又抓环境安全,使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科学 地统一起来。对市区松花江流态演变,及时开展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研究,以便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 保国家、省、市确定的老工业基地振兴、“北水南调”、“两岸繁荣”和生态型园林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1.人为改变市区松花江流态的历史经验教训 松花江是我国的第三大河,哈尔滨市松花江段,位于松花江干流中部的冲积平原上。河道地质构造为二 元结构,上层为粘土或砂质粘土,下层为粉砂、细砂和中砂。河道比降十分平缓,比降值在万分之0.3—o.4之 间,河道水中泥砂遇到阻力,极易沉积。河道泥砂主要来自上游各支流及干流河水的冲刷,由悬移质和推移 质两种成分构成。河道悬移质多年平均泥砂含量为0.161公斤,立方米,最大含砂量为1.01公斤,立方米; 多年平均输砂量为680万吨/年,最大输砂量1150万吨/年。推移质输砂分布不均,输砂量要比悬移质多。 14.5—117米左右。河道的演变,取决于河道 河道天然造床流量立方米之间,相应水位为l 水流与泥砂冲淤的变化,主流河床与滩地河床的稳定性都很差,受到人为作用或洪水切割,极易发生改变。 对市区松花江段较大幅度地人为改变流态,是从1898年修建中东铁路和开辟南岸市区开始的。这100 多年,既是人类对市区松花江的利用、改造史,同时也是松花江对人类影响的反作用史,有许多经验教训,值 得认真吸取。 1.1与主流过于亲近,反而把主流挑走 我市形成之前,市区松花江为散流状态,其南侧河套滩地边缘,在南岗下坎一带,滩地上有少量村屯,北 侧河套滩地蜿蜒到呼兰河一带,幅地宽阔,主流大致在目前的位置。1898年修建中东铁路,铁路路堤截断了 南北两侧河套滩地水流,只在大桥位置留下主流一个口子。同时,为了在主流南侧填垫河套沼泽地,建设后 来称为的道里、道外地区,设立铁路机车修造厂、材料厂和市区街路,占有更大的地盘。尤其是因主流南侧是 一209— 霄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篇 深水区,适于航运,景致也好,为了亲近水边,将防洪堤线特意向主流水边吃进了一大块,大致构成了现在九 站公园、斯大林公园一带的走向。但是,由于堤线设置不合理,反而把贴近的主流,逐渐挑向了松花江北岸, 主流南侧出现淤势,这为在滨洲桥下中部后来形成的砂洲,向南岸靠拢,创造了条件。 1.2建桥阻水,桥下均要形成砂洲 建造滨洲桥时,其南侧是深水航道,桥下没有砂洲,其北侧短跨桥基地带是陆地。建桥后,增加了水流阻 力,桥中部水下开始淤积,砂滩逐渐露出水面,增高后向桥南侧蔓延,同时向东西方向延伸,不久遮住了南侧 航道,失去了沿岸的水环境。1932年发生洪水,道里江堤挑向北岸的洪流,将建在桥北陆地上的三条街区和 桥头炮楼一起冲掉,大桥险些失事。后因洪水从江北冲断铁路路堤,绕经呼兰河自然分洪,才保住了桥梁。但 洪水已将道里、道外区淹没,造成了重大灾害。从此,滨洲桥下的大砂洲,愈长愈大,再也挥之不去。 1934年建造滨北桥时,其南侧也是深水航道。建桥后,大桥中部桥下生滩长大,逐渐形成砂洲,向东西方 向延伸。砂洲西部,对三棵树码头构成危害;砂洲东部,直逼新仁灌溉站取水口。为了保住主流南侧航道,航 运部门不得不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力图扭转不利形势,但效果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