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练习人民版必修2201608240177.docVIP

新步步高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练习人民版必修2201608240177.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步步高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练习人民版必修2201608240177.doc

训练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基础达标] 1.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解读恰当的是(  )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C.报纸已成为宣传工具 D.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2.孙中山的秘书戴季陶说:“报纸为舆论之机关,言论为天赋之自由,千百志士,洒如许热血,所欲得者,此其一也。”上述材料说明(  ) A.戴季陶肯定了报纸的新闻功能 B.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 C.清政府积极推动近代报刊业发展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的严格控制 3.1915年,俄国人赛可夫离开中国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其中不可能包括(  ) A.逛街时看见有人正在分发一份叫《民报》的刊物 B.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C.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 D.在报纸上看到武昌起义的消息 4.电视是当前最为普遍的大众传媒,电视的出现(  ) ①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②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③取代舞台艺术和电影 ④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右图是当今互联网上最受大众欢迎的QQ场景。那么互联网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 ①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②虽然快捷迅速,但费用较打电话要昂贵多了 ③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④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能力提升] 6.梁启超认为,报纸“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这说明报刊在推动社会进步中起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 ①使中国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 ②报纸可以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③报刊可以起到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7.老报人张默在概括《申报》的内容时曾说:“一为谕旨宫门抄等,以备官场之浏览;一为大小考试文章题目,以备学子之揣摩;一为诗词歌曲,以备名流文士之推敲;一为各地盗命火警及一切狐怪异闻,以备一般人茶余酒后之谈资。”说明《申报》(  ) ①以奇技淫巧取胜 ②有稳定的读者群 ③功能趋于多样化 ④背后有政府支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  ) 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 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环球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以及广州的《述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揽,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 材料二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在澳门创办的《知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学新报》、《湘学报》和《湘报》等等,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以上材料均摘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70年代中国办报者的主体是什么阶层?报刊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       (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答案精析 训练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1.B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题干中从报纸的议论时事、传播资讯、思想启蒙、介绍新知等功能评价报纸的社会影响力,B项符合题意。] 2.B [材料强调报纸的舆论作用,没有涉及报纸的新闻功能,故A项错误;“报纸为舆论之机关,言论为天赋之自由,千百志士,洒如许热血,所欲得者,此其一也”体现了报纸通过宣传民主自由推动社会进步,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清政府和对报业的控制问题,故C、D两项错误。] 3.B [本题须抓住时间限定“1915年”。近代中国报刊业发展迅速,A、D两项符合当时实际情况。民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在新式知识分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ld11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