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 武汉开发区一中 张书林 题解 从课程标准到各版本的教科书,突出的都是政治思想,而不是古代思想史的概貌。如果不是以政治思想为主,那么,宗教思想是必须介绍的,因为民众的宗教信仰是思想史不能回避的大问题。但是,古代中国的宗教思想从来没有像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那样,大到可以和皇权对抗。古代中国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正是因为宗教思想不是统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所以,中学讲古代思想专题就可以不讲佛教和道教,突出统治者倡导的主流意识。明确所谓“主流思想”是政治思想,是我们认识这个专题主线的前提。 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课标解读 1.识记:孔、孟、荀等学说;汉儒成为正统;宋明理学代表;李、黄、顾、王等思想。 2.理解:儒学在各时期的发展。 3.分析:儒家思想发展的背景、具体表现、影响、评价、启示。 知识结构 “轴心时代” 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所发生的精神过程,似乎建立了这样一个轴心。……在中国诞生了孔子和老子,中国哲学的各种派别的兴起,这是墨子、庄子以及无数其他人的时代。在印度,这是优波尼沙和佛陀的时代;如在中国一样,所有哲学派别,包括怀疑主义、唯物主义、诡辩派和虚无主义都得到了发展。……在巴勒斯坦,先知们奋起;……希腊产生了荷马,哲学家如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悲剧诗人,修昔底德和阿基米德。这些名字仅仅说明这个巨大的发展而已,这都是在几个世纪之内单独地也差不多同时地在中国、印度和西方出现的。 ——《人的历史》,引自《现代本文史学流派文选》,第39页 重点难点分析 (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背景。礼崩乐坏;私有制;士崛起;私学。 2.孔子。仁;礼。德治。 3.孟子。性善论。仁政。礼治。 4.荀子。性恶论。仁义。礼治。 5.意义。奠基;反暴政;孟荀代表地主阶级。 四家思想的特点各是什么? 儒家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永远是最好的,而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不如过去,未来不如现在,所以必须事事以古为法,至少也要保持现状。道家的思想是逃避的,把人生的富贵尊荣,看得都像天际的浮云,绝不追求,也不跟人竞争;如果有人竞争,他们就立刻退让,使对方在没有对象之下自行崩溃。墨家思想是宗教的,像一个苦行僧,无条件地为他人分忧,在人类未能全部快乐之前,他们不单独快乐。法家思想是一种统御术,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只有君主严厉地实行法治,才能发挥国家的功能,完成秩序与和平。 ——柏杨《中国人史纲》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背景。布衣称帝需求理论;王国问题;匈奴问题;阶级矛盾;百家争鸣。 2.董仲舒新儒学。大一统,摆出百家;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3.作用。融合阴阳五行、道、法、墨诸家思想(统一思想);儒家思想体系化、神学化;适应统治需要。 4.成为正统思想。武帝采纳;选官标准;教育内容(体系——五经博士、太学、郡国学、县学)。 汉宣帝的话说明了什么? (刘奭)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汉书·元帝纪第九》 (三)宋明理学 1.背景。佛、道盛行,冲击儒学;宋朝统治阶级内部、阶级、民族矛盾尖锐;商品经济发展;儒学缺乏思辨、理论性。 2.程朱理学(道学、宋学)。理为本体;道统;灭欲;格物致知。 3.陆王心学。心即理。 4.影响。儒学通俗化、普及化;精细化、理论化;封建后期统治思想;传到欧洲推动理性主义。 陆九渊和朱熹思想的不同是什么? 陆九渊上承孟子,以“发明本心”为学说宗旨。“本心”即心中本有的道德意识。他认为,宇宙的根本法则是“理”,心中本来具有的道德意识也是“理”,因此,“心即理”。他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为学首先在树立自己本有的道德意识,…因为“理”在心中,所以不必向外寻求。而人心由于私欲蒙蔽,心中的“理”隐而不彰。为学就在于剥落物欲,使心中本具的理显现出来,这就是“发明本心”。…朱熹的方法是先广泛“格物”然后豁然贯通,明达天理。陆九渊的方法是先“发明本心”,然后辅之以“格物”。 ——叶朗费振刚王天有《中国文化导读》 (四)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1.背景。高度专制;商品经济发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