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 动态元件 3.1.2 电感inductance 3、线性时不变电感元件 (1)电感的储能只与当时的电流值有关;电感电流不能跃变,反映了储能不能跃变; (2)电感储存的能量一定大于或等于零。它从外部电路吸收的能量,以磁场能量的形式储存于自身的磁场中。 表明 电感也是储能元件,电感将从外部电路吸收的能量,以磁场能形式全部储存于元件的磁场中,所以电感又是无损元件。 线性电感元件的储能 储存的磁场能 L为储能元件 ?i 2(t) — 故将电流iL称为电路的状态变量 |i|增大时(即i0,且 时,或者i0,且 时),p0,电感吸收功率,储能wL增加,电感吸收的能量以磁场能量的形式储存于元件的磁场中; 当|i|减小时(即i0,且 时,或者i0,且 时),p0,电感吸收功率为负值,储能wL减小,电感将原先储存于磁场中的能量释放。若到达某时刻t1时,有i(t1)=0 从而wL(t1)=0,表明这时电感将其储存的能量全部释放。 3.1 动态元件 3.1.2 电感inductance 3、线性时不变电感元件 线性电感元件的储能 3.1 动态元件 3.1.2 电感inductance 3、线性时不变电感元件 (1)由伏安关系的微分形式可知:任何时刻,电感元件的端电压与该时刻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电感上电压-电流关系是微分或积分关系,所以电感也属动态元件。 (2)由伏安关系的积分形式可知:任意时刻t的电感电流与该时刻以前电压的“全部历史”有关,所以,电感电流具有“记忆”电压的作用,它是一种记忆元件。 (3)式(3―15)表明,电感元件也是储能元件,将从外部电路吸收的能量,以磁场能形式储存于元件的磁场中。 关于电感元件的几个主要结论: (4)在动态电路的许多电压变量和电流变量中,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们确定了电路储能的状况。 常称变量电容电压uC(t)和电感电流iL(t)为状态变量。 如选初始时刻为t0,则在该时刻的uC(t0)和iL(t0)称为电路在时刻t0的初始状态(为简便常选t0=0)。 3.1 动态元件 3.1.2 电感inductance 3、线性时不变电感元件 (5)在电路和系统理论中,状态变量是一组能反映动态电路状态的最少数目的变量。 已知t0时刻的状态和t≥t0时的激励后,就可以确定t≥t0时电路的响应(电路中的任意电流、电压)。 通常选择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作为状态变量,有时(如非线性动态电路)也选电容电荷和电感磁链为状态变量。 关于电感元件的几个主要结论: (6)*电流有变化,才有电压。 3.1 动态元件 3.1.2 电感inductance 3、线性时不变电感元件 (7)*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电感可视作短路。 关于电感元件的几个主要结论: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的对偶比较: 电容 C 电感 L 变量 电流 i 磁链 ? 关系式 电压 u 电荷 q (1) 元件方程的形式是相似的; (2) 若把 u-i,q-? ,C-L, i-u互换,可由电容元件的方程得到电感元件的方程; (3) C 和 L称为对偶元件, ? 、q等称为对偶元素。 * 显然,R、G也是一对对偶元素: I=U/R ? U=I/G U=RI ? I=GU 结论 电 容 元 件 电 感 元 件 pC(t) = uC(t) ? iC(t) pL(t) = uL(t) ? iL(t) 电流为有限值时, 电压不能跃变 电压为有限值时, 电流不能跃变 + uL - iL L iC C + uC -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的对偶比较: 状态变量的概念 在电路及系统理论中,状态变量是指一组最少的 变量,若已知它们在 t0 时刻的数值(即初始状态),连同电路在 t ≥ t0 时的输入,即可确定t ≥ t0 时电路的任 意变量的数值(即电路响应)。 电路的状态变量 uC (t) 、iL (t) 。 小结 电容、电感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两个公式,两个性质,一个重点,一个根源。 由VCR微分形成→uC和iL的连续性质; 由VCR积分形式→uC和iL的记忆性质→含初始电压源的等效电路(重点); 根源为储能本性。 根据电流的变化规律,分段计算如下 电路如图 (a)所示, 0.1H电感通以图 (b)所示的电流。求时间 电感电压、吸收功率及储存能量的变化规律。 例1: 电压、功率及能量均为零。 各时段的电压、功率及能量的变化规律如右图 (c)、(d)、(e)所示。 小结:本题可见,电流源的端电压决定于外电路,即决定于电感。而电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力电子及电气传动实验指导书.doc.doc
- 电力电子技术-山东建筑大学.doc
-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本指导书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doc
-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供电系统-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doc
-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保护.ppt
- 电子信息-辽阳科技信息网.doc
-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电路网.doc
- 电子标签到读写器的能量传输.ppt
- 电子烘箱适用于电子、电工、仪表、材料、半导体等生产企业对非易燃.doc
- 电子类技能考试大纲.doc
- 探索创新:快速与高分辨磁共振多维谱新方法及应用进展.docx
- 脑电图数据分析与诊断.pptx
- 天津师范大学南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含解析).pdf
- CN111582188B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混凝土浇筑旁站监理方法.pdf
- 新高一暑假化学衔接讲义 第03课 电解质的电离(原卷版).docx
-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现代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与效能分析 .pdf
- 探索初中英语词块教学模式:理论、实践与成效.docx
- 探索创新路径:五元芳杂环新型合成方法的深度剖析与展望.docx
- CN111583078B 用于人工智能学习模式的标准课件生成系统与方法.pdf
- CN111583488B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多维数据模型信息处理系统及其方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