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社会调查制度的法理考察与司法实践.pdfVIP

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社会调查制度的法理考察与司法实践.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社会调查制度的法理考察与司法实践.pdf

L^ 十 J J” … u … \ … “ , ~ … … — — — — — — —— 刑事案件 捌 度的 — 法理考察辫司法薯 践 沈 利 陈亚呜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南京 210024) 【摘耍】在法院判决前,由专门机构对被告人的个人睛况、家庭环境、犯罪背景等进行专门调查分析,并对其人身 危险性进行系统评估后,将调查评估报告提交法院,供法院在量刑时参考,具有刑罚个别化原则为理论基础,此外,社 会调查制度的设立在对未成年人犯罪主体,I生特征的关注以及教育、保护,司法民主、司法公正,以及兼顾提高诉讼效 率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未成年被告人;社会调查;法理考察;司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D917.3 【文献标识码】A 一 、 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社会调查制度的法理考察 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社会调查制度 (以下简称社会调查制度),又称为判决前调查制度 或人格调查制度,是指在法院判决前,由专门机构对被告人的个人情况、家庭环境、犯罪背景 等进行专门调查分析,并对其人身危险性进行系统评估后,将调查评估报告提交法院,供法院 在量刑时参考的制度。社会调查制度因其有利于达成量刑的科学化、合理化和准确化,促进刑 罚效益的最优实现,而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理中被赋予特殊的关注,目前已成为各国少年 刑事法中的通行制度。 社会调查制度以刑罚个别化原则为理论基础,该理论由龙勃罗梭、菲利、李斯特等为代表 的刑事实证学派提出。现代刑罚个别化原则的要义在于:刑罚轻重不仅取决于犯罪人所犯罪行 的大小,而且应充分考虑其人身危险性。但一个人的人身危险性不像犯罪罪行那样易于把握, 为避免量刑的偏颇,必须以一定的方式、手段准确地加以测定,而通过审判前社会调查所获得 的犯罪人的人格特征正是其人身危险性的表征。因此,社会调查制度是获知犯罪人人身危险 性,进而实现刑罚个别化的重要途径。 随着刑罚个别化观念的深入人心,社会调查制度日益受到各国重视。美国、德国、日本、 比利时等国均已实行这一制度,尤其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往往以对犯罪人进行社会调查作 为审判的基础。未成年人身体处于迅速发展阶段,与此对应的是心理发展往往相对滞后,不能 与生理发展完全同步。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得未成年人抵抗外部世界的干扰能力相当脆 弱,一旦在家庭破裂,教育不当,受到不良朋友或黄赌毒等外界因素影响下,容易做出游离于 社会规范的出格行为,甚至违法犯罪。如果不考虑未成年人的人格因素,而机械地依据犯罪事 实施以刑罚,将可能使某些因偶发因素而犯罪的青少年被司法的草率断送一生。因此,司法机 关对待未成年犯罪人应尽可能通过社会调查方式,以广泛的视角审视区别不同的犯罪人格,在 刑罚个别化原则的指引下,准确定罪量刑,从而实现刑罚的个别预防功能。 我困现行法律中并无关于社会调查制度的规定,但这一做法却与现行刑事法所蕴含的某些 法律精神相契合。我国刑法第五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 事责任相适应。”有法学家认为,该条文虽被称为罪行相适应原则,但已与刑事古典学派所主 张的罪刑相适应原则有着重大区别,其中已涵盖了刑罚个别化的内容。根据这一规定,刑罚的 轻重不仅应当与所犯罪行,即已然的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程度相适应;而且应当与承担的刑事责 【收稿日期】2007—12—05 【作者简介】沈利,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陈亚鸣,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助理。 任,即未然的犯罪的可能性 (人身危险性)相适应。…因此,作为人身危险性表征的犯罪人个 人情况及其人格特征,当然的包含于 “犯罪分子所承担的刑事责任”之中。只是由于我国法律 并未将相关调查程序作为刑罚适用的前置程序,造成法院量刑时往往囿于考察犯罪人罪行的轻 重,而忽视对其个人情况及人格特征的了解与考量。1985年通过 (我国于1991年加入)的 《联 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简称 《北京规则》)则为我国构建未成年被告人社会调查制 度提供了国际法层面的依据。《北京规则》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所有案件除涉及轻微违法行 为的案件外,在主管当局作出判决前的最后处理之前,应对少年生活的背景和环境,或犯罪的 案件进行适当的调查,以使主管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