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录E 附录E: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E1-E23/P177) *每个添加剂在食品中可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在本标准每个食品添加剂的具体规定中,列出了该食品添加剂常用的功能,并非详尽的列举。 E.1 酸度调节剂: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 E.2 抗结剂:用于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E.3 消泡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 E.4 抗氧化剂: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 E.5 漂白剂:能够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 E.6 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 E.7 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赋予胶基糖果起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物质。 E.8 着色剂: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 E.9 护色剂:能与肉及肉制品中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 附录E E.10 乳化剂:能改善乳化体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 E.11 酶制剂:由动物或植物的可食或非可食部分直接提取,或由传统或通过基因修饰的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细菌、放线菌、真菌菌种)发酵、提取制得,用于食品加工,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 E.12 增味剂: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 E.13 面粉处理剂:促进面粉的熟化和提高制品质量的物质。 E.14 被膜剂:涂抹于食品外表,起保质、保鲜、上光、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的物质。 E.15 水分保持剂:有助于保持食品中水分而加入的物质。 E.16 营养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物质。 E.17 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储存期的物质。 附录E E.18 稳定剂和凝固剂:使食品结构稳定或使食品组织结构不变,增强粘性固形物的物质。 E.19 甜味剂:赋予食品以甜味的物质。 E.20 增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粘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粘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作用的物质。 E.21 食品用香料:能够用于调配食品香精,并使食品增香的物质。 E.22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有助于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助滤、澄清、吸附、脱模、脱色、脱皮、提取溶剂等。 E.23 其他:上述功能类别中不能涵盖的其他功能。 食品添加剂相关法规标准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卫生部法规规章: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73号)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报与受理规定》 (卫监督发〔2010〕49号) 《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食品添加剂相关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 26687-2011 )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用香料通则》(GB 29938—2013) 《食品用香料分类与编码》(GB/T 14156-200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GB 29924-2013) 《食用香精》(QB/T 1505-2007 ) 《咸味食品香精》(QB/T 2640-2004 ) 《食用香精标签通用要求》(QB/T 4003-2010 ) 谢谢! * 正文—— 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3.4 带入原则 在下列情况下食品添加剂可以通过食品配料(含食品添加剂)带入食品中: 根据本标准,食品配料中允许使用该食品添加剂; 食品配料中该添加剂的用量不应超过允许的最大使用量; 应在正常生产工艺条件下使用这些配料,并且食品中该添加剂的含量不应超过由配料而带入的水平; 由配料带入食品中该添加剂的含量应明显低于直接将其添加到该食品中通常所需要的水平。 示例:熟肉制品中苯甲酸钠 正文—— 4.食品分类系统 食品分类系统用于界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只适用于本标准,见附录F。如允许某一食品添加剂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时,则允许其应用于该类别下的所有类别食品,另有规定的除外。 界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只适用于本标准 关键点:上下级食品类别关系 举例:苯甲酸及其钠盐 食品分类号 食品名称 最大使用量(g/kg) 12.03 醋 1.0 12.04 酱油 1.0 12.05 酱及酱制品 1.0 12.10 复合调味料 0.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