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川芎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pdf
第24卷增刊 分析测试学报 V01.24
2005年11月 FENXICESHI ofInstrumental NOV.2005
XUEBAO(JournalAnalysis)
川芎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李艳辉1,官艳丽1,邹多生2,王燕军2,杨胜军2
(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2.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四川成都610041)
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
Hort.)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其干燥根茎作为中药材具有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的功效¨。。川芎含有较大量的挥发油。2“1,其主要成分为倍半萜、脂肪酸和芳香化合物。
我们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联用方法对川芎药材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确定36个成
分及其相对含量,通过与文献报道的不同产地川芎挥发油成分进行对比,归纳出12个特征和共有
成分,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实验条件
实验仪器:安捷伦Agilent6890/5973型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
m×0.25mm×0.25
分析测试条件:色谱柱:HP一5MS石英毛细管柱(30 Ixm);进样口温度
220℃,辅助区280oC;柱温:起始温度80℃,保持3min后开始升温(5℃/rain)到280℃再恒温
10
min;进样量:1.0tzL;载气(流量):氦气(o.9mL/min);质谱检测器:EI电离源,70eV。
1.2样品来源与提取
实验所用的Jll芎样品产于四川省郫县川芎种植基地。将干燥样品(15kg)粉碎,95%乙醇常温
浸提3次,每次7天。浓缩回收乙醇后所得浸膏以水分散,用石油醚萃取3次,浓缩回收石油醚,
得jlI芎的脂溶性成分(900
g)。
2结果与讨论
在上述实验条件下获得较好的气相色谱图,各色谱峰的鉴定是由质谱分析及计算机标准谱库检
索,并参考相应化合物在类似色谱分析条件下的保留时间完成的。通过总离子流色谱图的面积归一
化法给出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本实验共分离出53个峰,鉴定了其中36个成分(表1),占总含量的
倍半萜内酯和丁苯酞等芳香成分占总量的80%以上,它们为川芎的主要活性和特征成分。与文献报
道的川芎挥发油成分对比可以看出,石油醚萃取的脂溶性成分与水蒸气蒸馏所得挥发油成分类似,
只是脂肪酸及其酯的含量相对较高。
钟凤林等研究了6个不同产:眈Jll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15J,结合杨光明等对川芎化学成分的指纹
图谱研究№3和我们的实验结果将川芎脂溶性成分的特征和共有成分总结如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
该12种成分普遍存在于各个不同产地的川芎中,其中丁基苯酞、丁烯苯酞、川芎内酯、藁本内酯
等为该植物主要的特征和活性成分,含量较高,可以选为该药材品质分析的指标成分。
表1川芎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结果
一115—
第24卷 分析测试学报 增刊
(续表1)
表2不同产地川芎脂溶性特征和共有成分的比较
名称 四川郫县 四川灌县 云南丽江 上海南汇 江西九州 甘肃庄浪 甘肃华亭
川芎内酯 28.17 57.89 1…. }. I }.
勰19:.9订4 J — J
新蛇床子内酯囊圣三内酯 一 J
—116—
第6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