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 七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1839年,林则徐邀请美国医生伯驾为他翻译了瑞士法学家所著《国际法》中有关各国禁止违禁品和宣战之权利的三个章节。林则徐此举意在 ( )
A.积极对英军作战
B.加强对各国通商贸易
C.寻求禁烟的正义性
D.引导人们开眼看世界
【解析】选C。1839年鸦片战争尚未开始,故A错误;材料只提及翻译法学著作部分章节内容,故B错误;从材料中“《国际法》中有关各国禁止违禁品和宣战之权利的三个章节”可知林则徐此举的实质是利用国际法来应对英国,给禁烟寻找法理依据,故C正确;林则徐翻译法学著作重在为禁烟寻找法理依据,而非为人们提供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故D错误。
2.1832年,一艘英国商船“阿美士德”号遍游中国沿海要地,6月20日,该船进入吴淞,甚至游弋于吴淞炮台周围,尽窥守军虚实。船上的一位传教士说:“如果我们是敌人,那么这里的军队的抵抗不会超过半小时。”对此理解最准确的
是 ( )
A.上海等地的鸦片走私比较猖獗
B.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蓄谋已久
C.清政府没有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D.鸦片战争前夕的清军海防松弛
【解析】选D。材料并未涉及“阿美士德”是否走私鸦片,故A错误;材料并未涉及1832年英国就已经蓄谋发动鸦片战争,故B错误;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一直都坚持闭关锁国,但材料未涉及,故C错误;“这里的军队的抵抗不会超过半小时”,说明海防松弛,故D正确。
3.(2016·江南十校联考)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B.广东人民对洋货的抵制
C.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解析】选A。解题关键是时间,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正是《南京条约》五口通商之后,广州的贸易地位逐渐被上海取代,故A正确。
4.陈旭麓说:“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陈旭麓先生评价的这场战争 ( )
A.改变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性质
B.开始了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的历程
C.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进程
D.形成了列强公开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解析】选A。根据题干中“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可知这场战争指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故A正确。
5.(2016·韶关调研)乾隆皇帝曾给英格兰国王乔治三世写过一封信。其中写道:“况西洋诸国甚多,非止尔一国。若俱似尔国王恳请派人来京,岂能一一听许?”这种状况开始打破于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选B。材料中乾隆皇帝的意思是:西洋除了有英国外还有许多国家,如果都像英国那样派公使到北京怎能一一同意呢?《南京条约》中没有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京,故A错误;《北京条约》中有准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款,故B正确;《马关条约》签订在《北京条约》之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局面早在之前就已经确定了,故C错误;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前外国公使已经可以进驻北京,故D错误。
6.(2016·海淀模拟)“新约规定,天旋地转”。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该“新约”是指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选C。“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是指允许列强在华建立工厂,《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没有这一内容,故A、B、D错误;《马关条约》规定日本有在华设厂的权利,故C正确。
7.(2016·沧州模拟)俄国《新闻报》说:要紧紧抓住中国甲午战争失败的“大好时机”,“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这里所说的“解决”主要是指 ( )
A.严厉惩治日本 B.参与瓜分中国
C.稳定中国秩序 D.策动联军侵华
【解析】选B。据材料中“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可知主要是针对中国,不是惩治日本,故A错误;甲午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因此帝国主义抓住这一“大好时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B正确;列强的主要目的是侵略中国,不是稳定中国秩序,故C错误;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1900年,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名发起,故D错误。
【加固训练】
(2016·广东六校联考罗荣渠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务员管理有关业务流程图.pdf VIP
- 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7年版.pdf VIP
- 《建筑结构平法识图》课程标准.doc VIP
- 《税法》课程思政说课.pdf VIP
- 2025款比亚迪秦PLUS DM-i智驾版_用户手册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VIP
- 易飞ERP操作手册.pdf VIP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等保2.0)3级建设内容设计方案 .pdf VIP
- 不动产登记代理人《不动产权利理论与方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