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增塑剂题库.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增塑剂选取实例 3.由于增塑效率不同,因而用新增塑剂去取代DOP的量必须要经过计算。 4.由于增塑剂选用的影响因素很多,因此配方经过调整以后,还需经各项性能的综合测试才能最后确定,不能光用数学计算来进行配方设计。 五、增塑剂生产中的酯化反应过程与酯化催化剂 1、酯化过程 绝大多酯类的合成都是基于酸和醇的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历程:羧酸首先质子化成为亲电试剂,然后与醇反应,脱水、脱质子而生成酯。 该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K可表示如下:K=C酯C水/C羧酸C醇 K值除与反应温度有关外,主要取决于羧酸和醇的性质。 为加快酯化反应速度,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用催化剂和提高反应温度的方法。 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根据醇、酸和产物酯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 1、酯化过程 酯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1)酸的结构 甲酸及其他直链羧酸与醇的酯化反应速度均较大,而具有侧链的羧酸酯化就很困难。当羧酸的脂肪链中取代有苯基时,酯化反应并未受到影响;除了电子效应外,主要是空间位阻会影响酯化反应速度。 2)醇的结构 伯醇的反应速度最快,仲醇较慢,叔醇最慢。除与亲核性有关外,还与空间位阻有关。 1、酯化过程 3)平衡转化率 由于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是平衡可逆反应,如为了能制取更多的酯类产物,根据化学热力学原理,可以采用两种办法: 其一是原料配比中,对于便宜原料可以采用过量,以提高酯的平衡转化率。 其二是通过不断蒸出反应生成的酯或水,破坏反应的平衡,使酯化趋向完全。这种方法比前者更为有效。 2、醇-酸酯化的催化剂 为解决酸性催化剂易使反应混合物着色的问题,并力求简化工艺过程,近年来工业生产上研究应用了一系列的非酸性催化剂,主要有四类 1) 铝的化合物,如氧化铝、铝酸钠等 2 )Ⅳ族元素的化合物,特别是原子序数≥22的Ⅳ族元素的化合物,如氧化钛、钛酸四丁酯、氧化锆、氧化亚锡和硅的化合物。 3)碱土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锌、氧化镁 4)Ⅴ族元素的化合物,如氧化锑、羧酸铋等 3、用羧酸和醇进行酯化的操作方法 用羧酸的酯化是可逆反应,酯化的平衡常数K都不大,为使羧酸和醇或者使二者之一尽可能完全反应就要使平衡右移,主要操作方法有: 1 用过量的低碳醇 即:羧酸+低碳醇(过量)浓硫酸 回流→蒸馏→将反应物倒入水中→分层过滤→产物酯。 此法以生产医药中间体和香料等为主 2 从酯化反应物中蒸出生成的酯 此法只适用于在酯化反应物中酯的沸点最低的情况。由于这些酯常常会与水(醇)形成共沸物,故蒸出的粗酯需进一步精制。 3、用羧酸和醇进行酯化的操作方法 3 从酯化反应物中直接蒸出水 此法用于水是酯化混合物中沸点最低且不与其他产物共沸的情况。 4 共沸精馏蒸水法 对于相互溶解度较小的反应物,形成共沸物冷凝后分两层,醇层可返回酯化反应器中精馏塔的中部,再带出水分。 对于低碳酯共沸物冷凝后不能分两层,这时可加入合适的惰性有机溶剂,利用共沸精馏法蒸出水-醇-有机溶剂三元共沸物。 六、邻苯二甲酸酯的生产技术 1.用酸酐的酯化基本原理 用酸酐酯化的方法主要用于酸酐较易获得的情况,如:乙酐、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等。 1 )单酯的制备 2 双酯的制备 2)双酯的制备 2 )双酯的制备 副反应: ROH+H2SO4→RHSO4+H2O RHSO4+ROH→R2SO4+H2O 2ROH→ROR+H2O 此外还有微量的醛及不饱和的化合物(烯)生成。 酯化完全反应混合物用碳酸钠溶液中和 2.生产过程的工艺特点 在用邻苯二甲酸酐制备增塑剂的生产过程中酯化是关键的工序。 需要注意的工序特点: 1) 中和过程的操作控制 a.为什么要中和? 酯化反应结束时反应混合物中因有残留的苯酐和未反应的单酯而呈酸性。如果用的是酸性催化剂,则反应液的酸值更高,必须用碱加以中和。 2.生产过程的工艺特点 b.碱液浓度多少为宜?为什么? 常用碱液是质量分数为3%~4%的碳酸钠,如果碱的质量分数太低,则中和不完全,且醇的损失和废水量都会增加,碱的质量分数太高,则又会引起酯的碱性水解—皂化反应。因此为避免副反应一般控制温度不超过85℃。 2 )水洗操作 用碱中和后,一般都需要进行水洗以除去粗酯中夹带的碱液、钠盐等杂质。国外常采用去离子水进行水洗,以减少产品中金属离子型杂质,提高体积电阻率。 2.生产过程的工艺特点 3) 醇的分离回收操作 通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使醇与酯分开,有时醇是与水共沸的溶剂,一起被蒸汽蒸出来,然后用蒸馏法分开。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