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 RLC串联谐振 谐振条件及谐振角频率: 品质因数 带宽 电路谐振电流 电路谐振电压 电路等效:串联谐振时LC部分相当于短路; 第九章小结(二) RLC电路串联谐振的条件是: 谐振时驱动点阻抗为 ,呈现为纯电阻,且为最小值。 串联谐振时,电感和电容的电压幅度(有效值)相等,等于电压源电压或电阻电压的Q倍,即: 。 6. GCL并联谐振 谐振角频率 品质因数 带宽 电路谐振电压 电路谐振电流 电路等效:并联谐振时LC部分相当于开路; RLC电路并联谐振的条件是 谐振时的驱动点导纳为 呈现为纯电阻,且为最小值。 并联谐振时,电感和电容的电流幅度(有效值)相等,等于电流源电流或电阻电流的Q倍,即: 。 6.RLC串联电路的转移电压比 和RLC并联电路的转移电流比具有相同的形式 具有带通滤波特性。带宽为 Q 越高,带宽越窄,曲线越尖锐,对信号的选择性越好。品质因数Q较大时,带通滤波特性的中心频率就是电路的谐振频率,即为 6.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转移电压比 和RLC并联谐振电路的转移电流比具有相同的形式 : 具有带通滤波特性。带宽为 Q 越高,带宽越窄,曲线越尖锐,对信号的选择性越好。品质因数Q较大时,带通滤波特性的中心频率就是电路的谐振频率,即为 实际并联谐振 谐振角频率 品质因数 谐振阻抗 电路谐振电压 实际并联谐振:将其转化为理想并联谐振下的等效电路。 电路谐振电压 电路谐振电流 , , , * * * * 策动点阻抗虚部为零时,电路发生串联谐振,相应的频率为串联谐振频率; 策动点导纳虚部为零时,电路发生并联谐振,相应的频率为并联谐振频率。 串、并联谐振电路的推广 当多个电抗元件组成谐振电路时: 特殊情况是:当电路中全部电抗元件组成局部电路,且局部电路的阻抗为零时,该局部电路发生串联谐振;而当局部电路的导纳为零时,该局部电路发生并联谐振。 多个电抗元件组成的局部电路的串、并联谐振频率的计算: 一般方法: 技巧方法: 串联谐振, 并联谐振, 计算等效输入阻抗(串)或导纳(并),令其虚部=0来计算相应的谐振频率。 相当于a’b’短路,故 相当于a’b’开路,故 用电抗曲线(X~?)和电纳曲线(B~?)可进一步理解: 曲线在下方的部分频率为容性; 曲线在上方的部分频率为感性。 例:求电路的串、并联谐振频率。 解:串联谐振频率: 同样,并联谐振频率:将a’,b’开路,则, 方法2:将a’,b’短路,则: 方法1: 计算电抗X,令X=0来计算相应的谐振频率。 例8 试求C1 和C2。已知: L=20mH, 解:uS(t)中3?分量在R上无输出,a,b相当于开路,即在3?时发生并联谐振。 a b R C1 C2 L uS(t)中?分量在R上全部输出,?时发生串联谐振,a,b相当于短路,。 a b R C1 C2 L 例9 调节电源频率时发现:当电流i1为零时,i3为最大,其有效值I3=1A。试求此时电源电压uS(t)。 a 10? b 15? 500uF 0.1H 30? 0.4H 1H 100uF i1 i3 i2 解:i1为零,相当于开路,发生并联谐振。 作相量模型图: 设参考相量: a 10? b 15? j10 ? 30? -j20 ? j40 ? -j100? j100 ? c 则: a 10? b 15? j10 ? 30? -j20 ? j40 ? -j100? j100 ? c a 10? b 15? j10 ? 30? -j20 ? j40 ? -j100? j100 ? c 例10 US=220V , f=50Hz 。(1)调ZL时发现:ILD的有效值始终保持10A,试确定L和C。(2)当ZL=11.7-j30.9?时,求uL(t) 。 解:(1)调ZL时ILD不变,虚线框中等效恒流源。 C L ZL 用诺顿定理求,设: C L 输入导纳: 所以 (2)当ZL=11.7-j30.9?时 ZL 时域表达式: C L ZL 例11 uS(t)=5+10cos(10t)+15cos(30t)伏, R1= R2=5?,L1 =0.4H, L2 =0.05H,C=0.025F,求 u(t) 。 解:用叠加定理求解: C L1 R2 L2 R1 5V单独作用时:电感视为短路,电容视为开路,得: u1(t)=0 uS2(t)=10cos(10t)单独作用时: L1 ,C对电源uS2(t)发生并联谐振,故可将电抗支路视为开路, u2(t)= 0.5uS2(t)=5c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086-2015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docx
- T GAIA 031—2025 人血清中米酵菌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pdf VIP
- 内蒙古森工集团招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铁路客运组织.pptx VIP
- 2025江苏苏州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工作人员招聘13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火车过桥问题课件.ppt VIP
- 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申请专项报告.docx
- YS_T 1092-2015有色重金属冶炼渣回收的铁精粉.pdf
- 主体结构验收汇报施工单位最新.doc VIP
- 05X101-2 地下通信线缆敷设(OCR).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