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慈善故事讲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慈 善 故 事 用羊肉串串起的爱心 出生在新疆和静县乃门莫敦乡的阿里木,自幼家境贫寒,父亲是当地供销社职工,一家9口,全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生活。读到高二时,家里没法再供阿里木上学,他选择了参军。后来复员回到地方。2002年,阿里木路过贵州镇远县,参与扑灭了一起山火,当地政府奖励他300元现金。随后,他通过毕节地区妇联组织,将这笔奖金连同自己身上的200元钱,捐给毕节学院一位因贫濒临辍学的女生:“我第一次感到,500元钱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个很小的数目,对贫困生却帮得上大忙。”从此,阿里木烤羊肉串的收入,大多用在了捐资助学上。卖肉串,过去仅是他的“生计”,而这之后似乎多了些别的“意味”。“这么多年,有多余的钱了就去资助,直接资助的学生有100多个,加起来有10多万吧。”阿里木说。卖一串羊肉串,毛利不过3毛钱,搁在两年前,毛利仅两毛钱。攒10万元,至少要卖30多万串。 几年前,阿里木揣着5000元钱,来到毕节学院,提出想资助一些困难学生。“一大摞钱,什么面值的都有,还带着一股子烤羊肉串的味道。”毕节学院党委副书记汤宇华清楚地记得,“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这个社会上有的是比阿里木生活宽裕的人,这对他而言,几乎是倾其所有。”很快,毕节学院决定配套5000元,将这笔全校金额最小的助学金命名为“阿里木助学金”。 “没读书缺文化,我只会烤羊肉串,绝不能让那些贫困孩子和我一样。”阿里木读到高二就参军入伍,对文化教育,他有着近乎崇拜的尊重,“只有教育才能改变人的思想和命运”。阿里木有个朴素的想法:“把字写在石头上,可以保存到永远;把字写在沙子上,只能保存一时。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才是物有所值。”“省下的钱,帮那些孩子学文化,心里很开心。”阿里木说。如今,阿里木打算未来10年攒钱办一所留守儿童学校。眼下,阿里木还想娶个老婆,“要求不高,她一定要能理解我的想法,支持我继续资助贫困孩子”。 得知玉树地震的消息后,阿里木第3天就携带装有行军床、被褥以及锅碗瓢盆的两大包行李,从贵阳飞往西宁,在西宁用8000多元购置的牛肉和蔬菜送往灾区。“我做的一切,都是对那些在自己困难时刻伸出援手的好人的感激。”乐于助人的阿里木,永远记得在最困难时帮助过自己的人。“人关心人多一点,这个社会就多一点和谐。”阿里木说。 为了让孩子们都读上书 这几天正沉浸在大学校园生活的张月华在高兴之余,总会想起一个人,“如果没有李叔叔的资助,我不可能读完高中,更不会以这么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张月华所说是李叔叔,是宽城个体老板李希亮。李希亮在4年时间里共资助了36名学生完成了学业,资助款额达30多万元。 “我今年考了582分,已被东北财经大学录取,学的是广告学,这是我的通知书。”今年高考毕业生张月华将录取通知书递了过去。“好,不错,继续努力。”李希亮高兴地说。张月华是宽城龙须龙门镇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3年前,张月华凭着自己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宽城一中,渴望通过上学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学费和生活费却让月华一家感到压力。据介绍,月华一家8口人,有90岁的奶奶,还有一个痴呆的大爷。1997年,父亲下煤矿拉煤时把腰砸折了,家里无经济来源。月华的母亲说,当时女儿吃饭一个月只有200元钱,一天也就吃四五元钱,早上只吃一块钱的饭应付。张月华的母亲说,如果没有李希亮的资助,孩子不可能完成学业。2000元钱对别人家来说可能不算个啥,但对于她们这个家庭来说那就是救命钱。宽城一中副校长张雅君对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3年前,李希亮主动找到学校表示要资助8—10名经济困难又品学兼优的孩子。经过学校细致深入调查,一共选了10名同学,后来又增加到了12名学生。3年时间里,这些学生的学费和书费全部由李希亮来承担。平时,李希亮还经常到学校看望他们,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不要有精神负担,有困难可以随时去找他。在李希亮的鼓励下,这些学生也非常争气,今年的高考中,绝大多数都已经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尤其是张月华和高秀文两位同学在全市文科前十名中占有一席之地。对此李希亮十分高兴,当即又为12名考生每人送去了2000元生活费,并表示有困难随时可以来找他帮忙。 李希亮出生在宽城满族自治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寒没念过几年书,这些年他经过自己的打拼,建起了一个小选场,吃过没文化的亏的他就想用挣来的钱拿出一部分来回报社会,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都能有学上,让他们学到知识,将来多为社会做点贡献。从2003年起,李希亮就对全村的父老乡亲承诺,如果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他就包5000元学费,决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现在,李希亮已资助了24名宽城镇西村的24名大学生。他资助的这些大学生中已有17名大学毕业并与就业单位签约,8名学生考上了研究生。这些年来,李希亮资助学生和贫困家庭资金累计已达30多万元。 爱心的哥 周和房是郑州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