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论著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两者区别.docVIP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论著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两者区别.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人的读书经历总是和自己的生命经历和人生感悟紧紧联系的,困惑和思考时,书籍是最为有力的源泉,补给我们生命的影响。 ??? 在老师的推荐下,再次阅读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论著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细细感受与与十几年前阅读的不同,很多的困惑在大师们的阐述中豁然开朗,而很多司空见惯的教育行为又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 横向比较两位大师,他们有着不少的差别,但在教育的追求中却又有着更多的相似,让我不由感到,在教育推进与上下求索之中,新时期的学校,新时代的教育还应该认真领悟并努力传承怎样的教育? ??? 现将自己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与大家分享,希望得到专家和老师们的批评指正。 ??? 一、熟悉平民生活,关注民众教育 ??? 陶行知(1891-1946年)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出生在安徽歙县的一个清苦农家。他自幼聪明好学,免费入塾读书。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曾经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1914年以名列第一的优异成绩在南京金陵大学文科毕业后,便远渡重洋赴美国留学。最初攻读市政,后便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主攻教育,师从杜威,期望通过教育来救国救民。他的一生献身教育事业,从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到社会大学,从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国难教育、大众教育一直到民主教育,他都始终不渝地以普及教育为己任。 ???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 ??? 他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苦家庭,兄弟四人都是教师。1933年,他从自己村庄的七年制学校毕业,又参加了一个师资培训班学习。1935年,年仅17岁的他便踏上了漫长而光荣的教育之路。在任教期间,仍坚持继续学习,后拿到了中学教师合格证书,并加入了苏联共产党。卫国战争期间,他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被法西斯匪徒残暴的杀害,他也在浴血奋战中负了重伤,伤愈后,仍从事教育工作。1947年,他当上乌克兰巴普雷什中学的校长,直到他逝世。 ??? 从两位教育家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对平民生活的熟悉,对知识的渴求,通过自身的们努力看到了知识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他们将自己的目光和全部学识投入到了最为基础的乡村教育中,在深入课堂,深入生活,深入儿童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最教育本质的最核心的问题。 ??? 当苏霍姆林斯基与孩子一同劳动,一起在麦秸上诉说着无限的宇宙的时候;当陶行知和孩子们一起放风筝,说着“春天不是读书时”的时候,他们的心和孩子的心是紧密相联的,他们在用整人个诠释教育,而这中间跨越了说教的生涩,在直面自然中,引导孩子们直面人生。 ??? 教育家必定来自于对教育对象的熟悉,“变成小孩子”才能教育小孩子。陶先生以卓越的中英文学识编写者一首首平易朴实、朗朗上口的诗歌,他说要老妈(没有文化的老人)听得懂才能称及格。他的诗有许多都谱成歌曲,如锄头舞歌、镰刀舞歌、手脑相长歌,教育就在这种润物无声之中。 ??? 苏霍姆林斯基为孩子们建立阅览室,让每个孩子找到他们喜欢的书,让精神营养滋润孩子们成长,没有必须书写的读后感,没有教条的人生感悟,而是让孩子将内心的震动与心灵的成长叠加起来,成为宝贵的生命财富。 他们自觉地置身于基础教育中最贫瘠的土壤,却在这份辛勤的耕耘中谱写了最美丽的教育篇章。每当读到他们的教育思想,我便不由自主地觉得:只有最贴近大地的声音才最有生命力,只有来自一线的思考和建议才最有说服力。到孩子们中间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才会真正的领悟教育的真谛。 ??? 二、生活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 ??? “生活教育”这一概念是杜威提出来的,但意思完全不同。杜威提出的是“教育即生活”,而陶先生把它改成“生活即教育”。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反对教育即生活。他说“生活即教育,是把一个鸟放在林子里;教育即生活是把鸟放在笼子里。” ??? 陶行知先生用很多的事例和非常经典的故事阐述了他的观点。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是一个大概念,所谓“生活”,就是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活动。因此可以说一切活动都是生活,教育也是生活。“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 再来看看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孩子们根据需要自己设计学习时间,假期里学会骑马、游泳,孩子们必须要吃早餐,坚持半年的时间睡在室外,坚持用冷水淋浴……他们在学校里成立学习小组,不同年级的学生共同学习,尝试着为学习数学困难的学生编写数学故事,老师带领孩子们面对落日感受词语……共同成长中,学校在不断的丰满中创设了这样的生活,而这样的生活就在时时处处孕育了教育。 ??? 当我们还在为孩子们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甚至五谷不分、目中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