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七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2015秋醴陵市校级期末)下列过程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
A.CO2溶于水 B.钢铁生锈
C.干冰升华 D.蛋壳中加入稀盐酸
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木炭 B.铁丝 C.氢气 D.红磷
3.下列选项中的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不相同的是( )
A.金刚石、石墨 B.水、双氧水 C.氧气、臭氧 D.冰、干冰
4.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X Z Y B.X Y Z C.Y Z X D.Z Y X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不锈钢 B.金刚石 C.铝合金 D.石灰石
6.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氧化物
7.世界上最轻材料“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B.可燃烧
C.可重复使用 D.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常用来刻划玻璃﹣﹣金刚石坚硬无比
B.焦炭常用来冶炼金属﹣﹣焦炭具有可燃性
C.石墨常用作电极材料﹣﹣石墨具有导电性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能隔绝空气
9.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10.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证安全,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滴管伸入试管内可以准确地把液体滴入试管
B.选用量筒为50ml的量筒量取8ml的液体
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D.称量腐蚀性药品时,可以将药品放在干净的纸上称量
11.坑道中主要的可燃性气体是( )
A.H2 B.CO C.CH4 D.O2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O2H2O B.2Mg+O22MgO
C.2KClO32KCl+3O2 D.4 Fe+3O22Fe2O3
13.在M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8 B.16 C.32 D.64
14.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5.野炊时,小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方便添加木柴
16.重铬酸钾(K2Cr2O7)硫酸铬〔Cr2(SO4)3〕中,铬的化合价依次是( )
A.+3、+5 B.+5、+3 C.+3、+6 D.+6、+3
17.下列各组实验中,不能说明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A.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稀硫酸中
B.铜丝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C.铁丝和铜丝分别在氧气中点燃
D.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18.为了区别CO与CO2两瓶(或两种)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到两种气体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
D.将两只活的小白鼠分别放入两种气体中
19.食醋是常用的调味品.食醋中含有的乙酸,化学式为CH3COOH.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乙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B.乙酸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C.乙酸中所含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乙酸属于有机物
20.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 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8 2 4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8 23 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
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参考版)讲解.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件讲义.ppt
- 17.地震中的父与子(完美版)讲义.ppt
- 配件仓库管理原则讲解.ppt
- 17.脊柱与四肢讲义.ppt
- 003.北京地铁消防验收宣贯讲义.ppt
- 西南公司办公系统考试试题(2016.4.21)讲解.docx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练习讲义.doc
- 17.梦想的力量(完美版)讲义.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课件讲义.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