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1:真空中有两个带电小球,半径均为5cm。 A球带电2.0×10-10C, B球带电-2.0×10-11C,球心之间的距离为2m,求A小球受到的库仑力。 例1中,B小球受到的库仑力多大? 例1中,若有第三个相同的小球C移入,C球的带电量为4.0×10-10C,与A、B球的距离均为2m,此时A、B间的库仑力多大? 例1中,若A、B两球球心之间的距离为20cm,相互之间的库仑力为多大? 例2: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3×10-6C和+1×10-6C,相距1m。若把它们接触后又分开,并放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时的相互作用力为原来的多少倍? 课堂训练 1、关于点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 B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模型. C .足够小的电荷就是点电荷. D .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 A B D 第一章 电场 电流 第一节 电荷 库伦定律 电,彻底改变了 人类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 初中学过自然界有几种电荷?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如何?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初中学过用怎样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 你知道电由来的历程吗? 雷电 雷公电母 王充(东汉) 在《论衡》中记述: “玳瑁掇芥,磁石引针” 塞利斯(古西腊的哲学家 )观察到: 摩擦过的琥珀(electron) 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 塞利斯(Thales) 公元前625~公元前545 电学研究的新起点 许多物体(如金刚石、蓝宝石、硫璜、树脂、明矾等)经过摩擦后都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为了把这种作用与磁作用相区分,吉尔伯特引入了“电的”(electric)这个词。这个词源于西腊文中的琥珀(electron)。 吉尔伯特 William Gilbert 1544-1603 吉尔伯特:第一个从理论高度来研究电现象 和磁现象 富兰克林对物体所带的电荷作了一个规定: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叫做正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做负电荷 可用“+”、“-”号表示 富兰克林 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 电荷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同种电荷 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 相互吸引 (一) 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的构成) 原子 (正电) (不带电) 不同的原子,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有的物体容易失去电子,有的物体不容易失去电子。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阅读1~2段) (中性) (负电) (正电)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微观解释: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得到电子:带负电 失去电子:带正电 物体带电的第二种方法: 接触带电 课本彩图4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2、接触带电 接触后 再分开 +Q 接触后 再分开 Q 3Q Q Q 先中和后均分 物体带电的第三种方法:感应起电 步骤 2 步骤 3 步骤 1 3、感应起电 (1)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 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 感应. (2)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 远端感应同种电荷 对地的雷电形成原理 钱江晚报2004年6月27日报道: 昨天下午2点15分左右,临海市杜桥镇杜前村成了悲伤的海洋:一道闪电过后,15条正值壮年的生命陡然消逝,截至记者发稿时,还有14人在医院抢救,其中两人现在只有呼吸,没有心跳。 现场:水杉树下酿悲剧 雷击现场 雷电“喜爱”在尖端放电,所以在雷电交加时,人在旷野上行走,或扛着带铁的金属农具,或骑在摩托车上,或恰恰举起高尔夫球杆,或在电线杆、大树下躲雨,人或物体容易成为放电的对象而招来雷击。建筑物的顶端或棱角处,也很容易遭受雷击;此外,金属物体和管线都可能成为雷电的最好通路。 小常识 小常识 避雷针就可以把云层上的电荷导人大地,使其不对高层建筑构成危险,保证了它的安全 避雷针 是否只有当带电体与导体棒的上端直接接触时,金属箔片才开始张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