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代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巅峰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唐诗创作繁荣之表现 数量众多 清康熙年间所编纂的《全唐诗》,收录诗人2200余人,诗48900余首,共900卷。其中有别集者691家,这个收录并不完备,尚有不少遗逸。 陈尚君《全唐诗补编》(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 )——在吸收近现代唐诗辑佚成果的基础上,续收唐五代逸诗6300多首。 徐俊的《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华书局2000年6月版)又新辑唐人逸诗千余首。 三书共收唐五代诗歌约55000多首,如果再加上散佚不传的,数量应该更加可观的。 艺术精湛 唐诗在表现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不仅出现了李白、杜甫这样辉映千古的伟大诗人,还产生了王维、孟浩然、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一大批优秀诗人。唐诗的整体水平也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 体裁全面 据前人对于《全唐诗》中存诗一卷以上的诗人所作统计,其中五、七言古诗7244首,五、七言绝句9210首,五、七言律诗15474首,排律2004首。这个统计占《全唐诗》的70%,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唐人诗歌体裁运用之多样。 影响广泛 唐代是一个诗歌大普及的时代。 明·胡应麟说:“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三) 。 唐诗在当时就以种种方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元稹曾说白居易的诗被人“缮写模勒,衒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元稹《白氏长庆集序》),说明当时人们对诗歌的普遍喜爱。不仅如此,唐诗还流传到了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周边国家,产生深远的国际影响。 唐诗繁荣之缘由 一、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繁荣盛世的象征与标志 国家的版图也空前扩大 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及人民的创造力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呈现出活跃的状态 唐人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多样化: 漫游、读书山林、入幕、参加科举考试、贬谪生活 唐王朝国家的版图 二、政治的开明,思想的活跃 兼容并包 儒释道思想相互汇融 异域文化—艺术手法多样化 风格流派多样化 新的文学体式的产生(词、变文、传奇) 张旭草书欣赏 张旭(658-742),字伯高,苏州人,唐代书法家。他不仅楷书精妙,草书尤为见长。其书得东晋二王的精髓,又自创新意。纵情于酒,寓情于书,大醉辄呼叫狂走,下笔如有神助。其书奔放不羁,纵笔如兔起鹘落,气势如虹,有急雨旋风之势,被称为“狂草”,是当代今草新的表现形式。黄庭坚称其为“草书之冠冕”。张旭的传世书迹有草书《肚痛贴》、《心经》、《醉墨贴》、《千字文》、《自言贴》、《古诗四贴》等。 唐代的异域文化 三、统治者的重视与提倡 唐太宗为秦王时,于武德四年(621)打败王世充后,就开设文学馆,置文学学士。后又开设弘文馆,招延学士,编纂文书,唱和吟咏 。 武后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未安,宋之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锦袍衣之。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 唐试初重策,兼重经,后乃觭重诗赋。中叶后,人主至亲为披阅,翘足吟咏所撰,叹惜移时。或复微行谘访名誉,袖纳行卷,予阶缘,士益竞趋扬名,殚工韵律。诗之日盛,尤其大关键”。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武后 即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上官婉儿 初唐大诗人上官仪的孙女,颇有诗才,深得武后赏识,为当时诗坛领袖,被后人称为巾帼首相第一人。 四、南北文化的交流 魏征《隋书·文学传序》说: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歌咏。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 “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 五、文学本身的发展演进 唐以前,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题材、风格等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楚辞》的浪漫主义传统、汉魏乐府的叙事抒情手法,都给唐代作家以丰富的营养。同时,六朝以后山水田园题材的开拓,以及对声律、对偶等艺术技巧的探索与运用,也为唐代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此外,四、五、七言、骚体、乐府、古诗、新体诗的发展,也在运用体裁形式方面为唐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唐代的作家正是在此基础上批判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吸取了前人的教训,而把唐代文学推向高峰的。 唐诗史分期及其阶段性特征 初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玄宗开元初(71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