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网络层协议试卷.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层协议 主要内容 1.1 网络层概述 1.2 路由算法 1.2.1 最优化原则 1.2.2 最短路径路由算法 1.2.3 洪泛算法 1.2.4 基于流量的路由算法 1.2.5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1.2.6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1.2.7 分层路由 1.2.8 移动主机的路由 1.3 拥塞控制算法 1.3.1 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 1.3.2 拥塞控制算法 1.4 网络互连 1.4.1 级联虚电路 1.4.2 无连接网络互连 1.4.3 隧道技术 1.4.4 互联网路由 1.4.5 分段 1.4.6 防火墙 1.5 INTERNET网络层协议 1.5.1 IP协议 1.5.2 Internet控制协议 1.5.3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OSPF 1.5.4 外部网关路由协议:BGP 1.6 路由器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 1.1 网络层概述(1) 网络层的地位 位于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之间,使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为传输层提供服务; 通信子网的最高层; 处理端到端传输的最低层。 网络层的作用 屏蔽各种不同类型网络之间的差异,实现互连 了解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选择路由,实现报文的网络传输 网络层的两种实现方式 —— 数据报和虚电路 都属于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机制。 数据报(datagram):每个分组被单独路由,分组带有全网唯一的地址 虚电路(virtual circuit):先在源端和目的端之间建立一条虚电路,所有分组沿虚电路按次序存储转发,最后拆除虚电路。在虚电路中,每个分组无须进行路径选择。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1.2 路由算法(1) 路由算法是网络层软件的一部分 子网采用数据报方式,每个包都要做路由选择; 子网采用虚电路方式,只需在建立连接时做一次路由选择。 路由算法应具有的特性 正确性(correctness) 简单性(simplicity) 健壮性(robustness) 稳定性(stability) 公平性(fairness) 最优性(optimality) 路由算法分类 非自适应算法,静态路由算法 自适应算法,动态路由算法 1.2 路由算法(2) 1.2.1 最优化原则 最优化原则(optimality principle) 如果路由器 J 在路由器 I 到 K 的最优路由上,那么从 J 到 K 的最优路由会落在同一路由上。 汇集树(sink tree) 从所有的源结点到一个给定的目的结点的最优路由的集合形成了一个以目的结点为根的树,称为汇集树; 路由算法的目的是找出并使用汇集树。 1.2 路由算法(3) 1.2.2 最短路径路由算法(Shortest Path Routing) 属于静态路由算法 基本思想 构建子网的拓扑图,图中的每个结点代表一个路由器,每条弧代表一条通信线路。为了选择两个路由器间的路由,算法在图中找出最短路径。 测量路径长度的方法 结点数量 地理距离 传输延迟 距离、信道带宽等参数的加权函数 1.2 路由算法(4) 1.2.4 基于流量的路由算法(Flow-Based Routing) 属于静态路由算法 基本思想 既考虑拓扑结构,又兼顾网络负荷; 前提:每对结点间平均数据流是相对稳定和可预测的; 根据网络带宽和平均流量,可得出平均包延迟,因此路由选择问题归结为找产生网络最小延迟的路由选择算法。 提前离线(off-line)计算 需要预知的信息 网络拓扑结构; 通信量矩阵Fij; 线路带宽矩阵Cij; 路由算法(可能是临时的)。 1.2 路由算法(5) 1.2.5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Distance Vector Routing) 属于动态路由算法,也称Bellman-Ford路由算法和Ford-Fulkerson算法,最初用于ARPANET,被RIP协议采用。 基本思想 每个路由器维护一张表,表中给出了到每个目的地的已知最佳距离和线路,并通过与相邻路由器交换距离信息来更新表; 以子网中其它路由器为表的索引,表项包括两部分:到达目的结点的最佳输出线路,和到达目的结点所需时间或距离; 每隔一段时间,路由器向所有邻居结点发送它到每个目的结点的距离表,同时它也接收每个邻居结点发来的距离表; 邻居结点X发来的表中,X到路由器i的距离为Xi,本路由器到X的距离为m,则路由器经过X到i的距离为Xi + m。根据不同邻居发来的信息,计算Xi + m,并取最小值,更新本路由器的路由表; 1.2 路由算法(6) 1.2.6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Link State Routing)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的主要问题 选择路由时,没有考虑线路带宽; 路由收敛速度慢。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发现邻居结点,并学习它们的网络地址; 路由器启动后,通过发送HELLO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