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句容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古诗两首
基本目标:
1、朗读、欣赏、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2、整体感知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味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重点:
体味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一、默一默
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给下列问题:
(1)多音字注音:赵翼( ) 冀州( ) 风骚( ) 搔首弄姿( ) 涨秋池( ) 涨红了脸( )
(2)了解作者:
李商隐,字 ,号 , 代诗人,和 被称为小“李杜”。《论诗》的作者 , 代诗人,著有《 》等。
二、读一读
读课文,初步了解两首诗的主要内容。
《夜雨寄北》的主要内容:
《论诗》的主要内容:
三、想一想
1、交流讨论“自学导引”部分的知识点。
2、学习《夜雨寄北》
1).解题。试题中的“寄北”,有的选本作“寄内”。“内”即内人,妻子。你的看法如何?
2).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是否相同?
3).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4).本诗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3、学习《论诗》
1).“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从这两句看,诗人是不是在故意贬损李、杜?
2).“江山代有才人出”中“江山”指什么?
3).“各领风骚数百年”中 “风骚”指什么?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你如何理解诗人的观点?
四、练一练
1.解释下列诗句中有关词语的意思。
(1)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_________; 话:__________
2.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3.对“至今已觉不新鲜”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李杜的诗到了今天已经让人觉得不新鲜了。
B.李杜的诗到了今天已经成为俗的、旧的、陈腐的东西了。
C.李杜的诗与现今社会现状不能扣合,缺少时代气息。
D .李杜的诗篇尽管精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也会逐渐不适合后世读者的口味。
4.名句默写
何当共剪西窗烛, 。江山代有才人出, 。
5、阅读
论诗(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对赵翼的《论诗》,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是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口传诵,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已觉得不新鲜了。
B.后两句是说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只有几百年而已。
C.诗人认为李白、杜甫的诗也有其时间的限制,流传一阵后就没有生命力了。
D.“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文学写作的事叫“风骚”。
2).诗中的“风骚”是指什么?联系整首诗的意思来看,作者是要表现什么样的诗歌创作的主张?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 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
B“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作者没说什么愁,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
C.“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引发而来, “共剪”是对未来欢乐的憧憬。
D.“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乐的谈话材料。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你认为它为读者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句容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白杨礼赞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 句容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5 紫藤萝瀑布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 句容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四就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 句容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3 核舟记练习2(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 句容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3 核舟记(第2课时)练习(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 句容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3 核舟记(第3课时)练习(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 句容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3 活板练习(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 句容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4 叫三声夸克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 句容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4 叫三声夸克练习(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 句容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5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 句容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练习(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 句容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6 悼念玛丽居里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 句容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6 悼念玛丽练习(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 句容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7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 句容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30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练习(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 句容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6 孔乙己教学案1(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 句容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6 孔乙己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 句容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6 孔乙己练习2(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 句容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7 范进中举教学案1(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 句容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7 范进中举练习2(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