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压力发生器结构设计稿——毕业设计稿说明书.docVIP

安全气囊压力发生器结构设计稿——毕业设计稿说明书.doc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全气囊压力发生器结构设计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 汽车安全气囊及其性能测试国内外发展状况 1 1.3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结构原理 2 1.4 测试装置及原理 4 1.5 本论文所要进行的工作 5 第二章 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压力容器结构设计 5 2.1 压力容器的分类[4] 6 2.2 压力容器的结构 7 2.3 压力容器设计准则 8 2.4 压力容器壳体形状选择 17 第三章 压力容器基本参数设计 17 3.1 压力容器壳体材料的选择 17 3.2 筒体设计参数的确定 20 3.3 压力容器封头设计 23 3.4 封头与圆筒的连接设计 29 3.5 压力容器底部设计 30 3.6 密封圈的选择 31 第四章 压力容器与测试装置接口设计 31 第五章 开孔补强设计 31 5.1 开孔的形状 32 5.2 开孔后的补强 32 5.3 等截面积补强法 33 总结 36 参考文献 37 致谢 39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汽车性能的提高,汽车的行驶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由于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越来越拥挤,使得事故更为频繁,所以汽车的安全性显得特别重要。安全气囊作为一种安全配置,以其较高的安全性已经逐渐在各类轿车上普及,并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高科技产业。因此,安全气囊的研究与发展对中国的汽车工业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中国加入 WTO 之后,这种意义将更加深刻。目前,我国安全气囊的研究与发展已初具基础和规模,但是离世界先进水平还相差甚远,这些差距主要包括安全气囊法规、撞车实验系统、安全气囊的设计、制造和测试等方面。在测试方面、传感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技术规范及检测还未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状态。据资料表明,国内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安全气囊性能测试系统,我国生产的安全气囊一般要到国外进行测试。这样提高的费用,削弱了我国的安全气囊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内一些大公司准备建立大规模安全气囊生产线。所以,设计一套安全气囊性能测试系统,对我国汽车工业具有重要意义[1]。 1.2 汽车安全气囊及其性能测试国内外发展状况 汽车安全气囊的初步想法产生于美国。1952 年 ,美国汽车生产者联合会在理论上阐述了这样一种汽车安全系统的必要性,1953 年8 月18日,J.W.HETRICK取得了第一个美国安全气囊的专利权,但是,当时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还不能把这种想法或专利付诸实现, 直至 1984 年,汽车碰撞安全标准(FMVSS208)在美国经多次被废除后又重新被认可并开始实施,其中规定从 1995 年 9 月 1 日以后制造的轿车前排座前均应装备安全气囊,同时还要求 1998 年以后的轿车都装备驾驶者和乘客用的安全气囊,自此才确认了安全气囊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要求在新车上必须安装气囊。例如在美国,相应的法规已从1989年起实施该法规要求一定要安装大尺寸的气囊。而欧洲的专家们则认为最好的方案应该是:安全带和小尺寸气囊的配合使用。所以,欧洲的公司只生产小尺寸气囊。现在,在汽车上,一个气囊安装在驾驶盘上,一个安装在驾驶员旁前排乘员的前面。侧面气囊或者装在车门上,或者装在座椅靠背上,气囊用尼龙制成,材料厚度为0.45mm。为了保证气囊的气密性,在其内表面涂复薄薄一层合成橡胶或硅橡胶。在气囊的内表面固定有专门的带子,这些带子在气囊充气时能使其保持一定形状。气囊侧面设有许多孔,这些孔用来快速从气囊中排出气体。这点十分重要的,否则,人就会被气囊推向后面或被一个气囊或几个气囊挤住而受伤。为避免气囊因长期叠置而成硬块,在气囊内部覆盖一层特殊的材料,它可使气囊的有效使用期达到15年。[2]。例如清华大学的黄世霖等人在汽车碰撞实验中,系统的研究了多种国产汽车中安全气囊的匹配技术,对汽车安全气囊的点火控制模拟、汽车碰撞的过程模拟和实验验证以及有关软件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还有南京理工大学在传感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设计方面具有雄厚的基础,他们的机电一体式传感器、叠氮化钠气体发生器、分步式气囊的研究与产品曾受国外著名公司邀请在德国做过数次评估,得到极大关注。但是,国内对安全气囊性能测试系统方面的研究比较少[3],尚没有一套完整的测试系统。目前国内仅航天系统某所对汽车安全气囊性能能够进行简单测试,且采用弹簧式,受到多种条件限制,稳定性不是很好。 自由落体式测试装置系统在国内尚属空白 。我国生产的安全气囊性能大部分要到国外测试,例如,锦恒汽车安全系统公司生产的SR-40 安全气囊在国内无法测试需要到国外进行匹配装置实验。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安全气囊及测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