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物评说-李四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姓名 十 四 年龄 出生年月 籍贯 …… 1902年冬,13岁的李仲揆告别父母,离开了湖北黄冈的老家,独自一人来到武昌高等小学…… 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奠基人 李四光 (1889-1971) 一、努力学习,心系祖国 1、李四光的人生轨迹 晚 清 衰 落 民 国 动 荡 新中国 投考新式学堂 留学日本 加入同盟会 担任实业部部长 留学英国 受聘北大 拒任高官 赴英讲学 冲破阻挠回国 任地质部长 南京临时政府 北洋军阀统治 南京国民政府 1889 1971 1912 1949 新式学堂 留学日本 留学英国 造船 采矿 地质 “要造船,就得有钢铁;要钢铁,就得靠采矿。我已经学了一年采矿,但我现在认为,光会采矿是不行的。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科学落后。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找矿,将来就是给洋人当矿工。” 2、李四光的留学经历 要造第一流兵舰和轮船 3、李四光的回国之路 (1)1910年,从日本学成回国,后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 (2)1920年,在英国获自然科学硕士后回国,在北大地质系任教授。 (3)1950年,克服重重困难,回到新中国,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 探究:面对国外的优厚待遇,李四光为什么3次选择回国? 实业救国 科学救国 建设新中国 1918年,李四光在他的硕士论文中写道:“今天,我们要求新兴一代‘黄帝’子孙,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也许并非为时过晚。一方面,要为纯科学的发展而尽力;另一方面,要用得来的知识,直接或间接地去解决有关工业的问题。” 理论研究 实际应用 探究:李四光认为应从哪两个方面来担起自己肩负的责任? 李四光是如何履行他的诺言的? 二、地质之“光”,蔚为国用 《地质力学概论》 (60年代) 地质力学 古生物学 冰川学 “地质力学”创立经过: 系统总结 载入史册 正式提出 萌芽时期 《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1926) 《地质力学的基础和方法》 (1945) 《新华夏海的起源》的报告 (1948) 理论研究 哪些领域? 实际应用 理论研究 1953年底,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毛泽东问:“有人说中国贫油,李四光同志,你怎么看?”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美国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中国没有石油可采”。 结合必修所学知识,思考毛泽东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的?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相继找到了大庆、大港、胜利、华北油田等。 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实际应用 理论研究 地质力学 寻找石油 寻找铀矿资源 ——发展核能事业 预测地震等地质灾害 其他理论研究及其实际应用 1、冰川学 2、古生物学 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为重大工程选址服务 其他领域理论研究的实际应用 1、冰川学 2、古生物学 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创立 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 为重大工程选址服务 为寻找煤炭资源提供依据 李四光不仅是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而且在音乐方面有颇高造诣,尤好小提琴。他在巴黎写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 行路难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光”泽后人,激励前行 ★科学尊重事实,不能胡乱编造理由来附会一部学说。 ★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 爱国 用事实说话的科学精神 一战期间,为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耗资300万美元在中国陕北打了7口深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一教授来中国做了一番地质调查后,提出了“中国贫油”的论点。 1953年底,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毛泽东问:“有人说中国贫油,李四光同志,你怎么看?”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美国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中国没有石油可采”。 用于挑战权威的求真精神 在去日本学造船的船上,因为穷,买不起正式的铺位,只好白天窝在底舱,晚上在船顶过夜。不想受了风寒,大病一场…… 去英国留学,写毕业论文时,腿上长了一个脓疮,也因为既没钱又没时间,耽误了治疗,他索性用刮胡刀片自己把疮刮掉,腿上落下一个大疤…… 求学也好,科研也好。 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 背景:建国初期,石油资源短缺; 国民经济恢复后开始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一五计划1953-1957),使国家对石油(工业的血液)的需求越来越大。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原油产量年产仅12万吨,当时外国学者宣称中国为“贫油国”,石油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