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整体阅读话赏诗.pptVIP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整体阅读话赏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整体阅读话赏诗.ppt

* 高考设古代诗歌鉴赏题从1994年到2003年,10年里,宋诗宋词元曲各考查1次,其余7次均为唐诗。 2008年全国18套试题,“古诗词鉴赏” 选材唐诗4、宋诗7、宋词3、金诗1、元曲2、明诗1。湖南卷诗歌鉴赏为两首唐诗比较,赋分5,人均得分2.05,得分率为41%。 2008年诗歌鉴赏题有以下特点: 1.选材广泛,唐宋诗词为主,涉及历朝。 2.篇幅扩充,诗多律诗或两首绝句;词有中调; 3.题型改变,题目由词句分析到整体性鉴赏。 【简要回顾】 jiɑnyɑohuiɡu 2008年语文考纲对诗歌鉴赏继续设置2个方面的考查: 总要求:能阅读浅显的古诗文。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 技巧;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 【考纲表述】 kɑoɡɑnɡbiɑoshu 主旨:联系题文 参照背景 分类诗篇 把握趣理 形象:定格画面 再现境界 捕捉意象 解读物语 情感:走进作者 感受情感 梳理诗脉 交流心志 语言:整合联句 锤炼字词 解读典故 关注修辞 手法:留意传统 发现技巧 明白托寓 彰显效果 【鉴赏路径】 jiɑnshɑnɡlujinɡ 诗眼、意境、意象、炼字、哲理 象征、起兴、白描、着色、用典 寄寓、呼应、铺垫、讽刺 对比、比喻、衬托、双关、拟人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渲染氛围、卒句点题、虚实结合 动静相生、以小见大、诗中有画 数字入诗、音律和谐 【鉴赏关键词】 jiɑnshɑnɡɡuanjianci 【简要回顾】 jiɑnyɑohuiɡu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先看看高考全国卷实例。 02年全国统考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 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曲的寓意”、“本诗的思乡之情”、“折柳的关键作用”三点,每答出一点给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2004年 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2008年 全国卷Ⅱ ⑴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吴县(今属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答: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⑵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简要回顾】 jiɑnyɑohuiɡu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再看看高考湖南卷实例。 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雨,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些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 07湖南卷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颔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