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人教版) 必修三 第六章 阶段归纳整合.ppt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人教版) 必修三 第六章 阶段归纳整合.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人教版) 必修三 第六章 阶段归纳整合.ppt

(含必修三第四、五、六章·教师备选资源) 一、种群和群落 种群特征是个体所不具有的,个体只能具有性别、年龄、出生、死亡等特征。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1.种群增长曲线及应用 (1)“J”型曲线反映的种群增长速率是一直增长的,而“S”型曲线所反映的种群增长速率是先增加后减小的。不能认为“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是“J”型曲线。 (2)“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中阴影部分表示由于环境阻力所减少的生物个体数。环境阻力是指在种群生长的环境中存在着的限制种群增长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是有限的食物、废物的积累、环境条件的变化或是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种内或种间)。 (3)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的纵坐标起点均不为0,当处在以下条件如实验室提供的理想条件、一个种群迁入到一个新的适宜环境中的一定时期时,才会出现“J”型增长曲线。若一个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在种群数量小于K/2时,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加;当种群数量大于K/2时,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到达K值时其种群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可能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4)种群增长曲线的生产生活应用 ①有害动物的防治实例: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通过清扫卫生降低其环境容纳量(K值)。 ②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实例: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③生产应用:生产上的捕获期就确定在种群数量为K/2时最好,但杀虫效果最好的时期在潜伏期,即K/2以前时个体数量少,增长速率很慢的时期。 2.种群特征 对种群的不同特征对种群密度的影响理解不到位,对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区分不开,对年龄组成的类型划分把握不到位。 (1)正确理解种群的数量与种群特征的关系: ①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种群密度越大,则种群数量越多。 ②出生率和迁入率的大小与种群密度的大小呈正相关。 ③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年龄组成则会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 (2)应把握年龄组成是按照“暂不具备正常繁殖能力的幼年”“已经具备正常繁殖能力的成年”和“已经丧失繁殖能力的老年”三个年龄段的比例划分的。 3.对种间关系理解不到位,无法正确判断种间关系 (1)无论空间,还是资源,任一个方面有共性就有竞争。 (2)对不同种生物而言,可能存在着多种关系,如人与猪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人与大肠杆菌之间既有共生关系(正常时),也有寄生关系(大肠杆菌引起疾病时)。 如图所示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三点中b点时刻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内斗争也最强烈 B.c点种群增长速率明显减小只是由种内斗争引起的 C.处理好这种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K值的大小 D.当这种生物与环境达到协调与平衡后,K值将固定不变 解析:考查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曲线中a、b、c三点中b点时刻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但种内斗争最强烈的是c点。c点种群增长速率明显减小是由食物、空间、生存条件、天敌等多方面引起的。当这种生物与环境达到协调平衡后,K值将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固定不变。 答案:C 二、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结构 (1)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腐生动物蚯蚓、蜣螂等属于分解者。 (2)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和霉菌属于分解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3)并不是所有的绿色植物都属于生产者,如寄生植物菟丝子属于消费者。 (4)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但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此外,消费者对植物的传粉、受精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5)在生态系统中,因某种原因使生物减少导致其他生物变动的题目不容易分析,同学们分析题目过程中若遵循如下规律,则不易出错。 ①原则:“食物网,食物链,生物变动好判断,首先你要有主见,环节少的先看见”,即: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线路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 ②具体情况:“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即:若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其他生物都将减少。这是因为第一营养级是其他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第一营养级生物的减少必会引起连锁反应,使其他生物数量减少,如图中的绿色植物被破坏,其他生物的变动情况,可分类讨论。 2.生态系统的功能 未掌握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流动的几个方面,混淆能量的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仅发生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全过程,除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