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原始农耕A
(1)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
(2)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3)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的特征:共同耕作、平均分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二.炎黄传说A
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的形式是神话传说。
在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
三.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A
(1)南稻北粟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特征。
(2)最迟至距今5000——4000年前,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族迁徙、分和、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一.从“公天下”到“家天下”A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
启建立夏朝,天下为公”的禅让制遂为“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所替代。
从文献记载看来,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夏朝已设官分职,夏王的左右设有各种专职的文武官员。夏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
二.二里头遗址A
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时间与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
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
第3课 商朝和青铜文化
一.商朝青铜器的特征A
著名的“司母戊鼎”等大型青铜器。
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青铜器上还铸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的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甲骨文(考纲无要求)
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它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甲骨文)记载的王朝,因此商朝的历史是信史。
二.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C
“二重证据法”
王国维提出,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的方法即“二重证据法”。也即“书面材料”与“地下材料”的结合。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一.西周的建立A
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二.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B
周朝建立后,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创立了封邦建国体制。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这种由周人新创的统治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三、礼乐制度B
1、周公礼乐制度
2、礼是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维护社会秩序、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显示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 (异、分、尊)。乐是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人们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间的团结(同、和、亲)。
3、周公的评价:周公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把礼的重心从神事转到人事,把尊礼看做是统治者行德治的重要内容。这套敬天保民的新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一. 社会大变革C
社会大变革C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动荡与转型 )
经济:铁制农具和梨耕技术普及;井田制崩溃、私田出现;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奖励军耕;农业的发展,促进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政治: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混战,社会动荡;各国改革
文化 :百家争鸣
二、百家争鸣B
当此社会转型之时,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最为活跃。他们对变革的态度不同,思考方向各异,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
儒家学派兴起于春秋,由孔子创始。孔子发展了周公的礼治思想,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礼”输入了新的生命力。孔子的“礼”和“仁”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孔子之后,孟子、荀子分别从不同方向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其学生韩非、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9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pdf VIP
- 《农村饮水安全课件》课件.ppt VIP
- 高考物理必备—高一新生快速入门高中物理学习技巧---深挖物理概念,注重物理思想方法(1).doc VIP
- 急救知识与技术.pptx VIP
- 2025年青海省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考试(工会理论知识)仿真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详细内容学习(PPT+文稿).pptx VIP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Starter Unit 1-3语法知识点讲义.docx VIP
- 人事档案转递通知单(样板).doc VIP
- 智慧园区方案.docx VIP
- 《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019)》英中字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