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态分析定量计算公式
一、技术经济指标
1、抽油机电动机功率利用率;
(采油工应知应会P36和抽油培训讲义P201)
合理标准:W利>70%
2、抽油机电动机效率
3、扭矩利用率:
合理标准:M利>50%
计算抽油机最大扭矩经验公式(高等学校教学用书王鸿勋等编采油工艺原理P152)
公式一
公式二 苏联
公式三 中国
式中均采用牛、米单位
公式三要比公式一和公式二准确
如果式中均采用公斤、米单位则用下式:
4、抽油机平衡率:
5、冲程利用率:
合理标准:S利>80%
6、冲次利用率:
合理标准:N利>60~70%
7、负载利用率:
合理标准:P利>70%
计算抽油机悬点最大载荷公式(高等学校教学用书王鸿勋等编采油工艺原理P109)
抽油机悬点最大载荷每种公式只能是近似值
公式一
Wr---抽油杆在空气中的重量,牛。
W1/-----作用在活塞上的液柱的重量。
公式二
公式三
公式二计算结果接近于实测值
8、计算抽油机悬点最小载荷公式(高等学校教学用书王鸿勋等编采油工艺原理P95)
抽油杆在液柱的重量。
9、有效生产时率:指统计期内统计井的日历时数之和与无效生产时数之和的差占日历时数之和的比率,%
10、检泵周期:单井检泵周期指油井最近两次检泵作业之间的实际生产天数,有效检泵周期指检下泵投产之日至本次抽油泵装置失效之日的间隔天数;
11、泵效:
混合液密度
12、系统效率
①机井(泵)的输入功率Pm:
式中:Pm——抽油机井(泵)的输入功率,kw;
U——电机的工作电压数,V;
I ——电机的工作电电流,A:
cosφ——功率因子或功率因素。
②井液体密度
式中:fw——含水率;%;
ρo——油的密度t/m3:
ρw——水的密度t/m3:
③有效扬程(有效提升高度)
式中:H——有效扬程,m:
Hd——抽油机井的动液面深度m:
Po——油管压力,MPa;
Pt——套管压力,MPa;
ρ——油井液体密度,t/m3:
g——重力加速度g=9.8m/s2;
④机井的有效功率
式中:P2——抽油机井的有效功率,kw;
Q——油井产液量,m3/d;
H——有效扬程(有效提升高度),m:
ρ——油井液体密度,t/m3:
g——重力加速度g=9.8m/s2;
⑤单井的系统效率
合理标准:40%以上。
二、开发指标
13、动液面计算方法
1)有回音标计算
式中:H动——动液面深度,m;
H标——井口至回音标深度(已知),m;
S标——记录曲线上声响波至音标波长度,或井口波到音标波距离,mm;
S液——记录曲线上声响波至液面波长度,或井口波到液面波距离,mm;
2)没有回音标或回音标被淹没的井,可根据油管波计算
n:油管根数;L:每根油管长度。
每根油管长度10m,第20根接箍波长120mm。求液面深度。
14、沉没度和流压计算方法
抽油泵的沉没度
油中流压
式中: H沉——沉没度,m;
H挂——泵挂深度,m;
H动——动液面深度,m;
Pfw——流动压力,MPa;
H油中——油层中部深度,m;
ρ——液体密度t/m3:
15、生产压差、采液指数、采油指数计算
某油井静压12.0MPa,流压5.4MPa,日产液30t,含水70%。
采液指数也可以用液面深度计算:某油井泵深1000m。液面深度560m时,产日液量为32t;液面深度450m时,产日液量为38t。
17、合理冲次的确定
抽油机井要求日产油40m3,泵径70mm,冲程2.1m,求该井合理冲次。
采油和含水方面的开发指标计算
18、采油速度:年采油量除以油田地质储量。
采油(液)速度=年产油(液)量/地质储量×100%
折算年产量=(月实际产量/该月日历天数)×365
折算采油速度=折算年产油量/地质储量×100%
采油(液)强度=日产油(液)量/油井油层有效厚度(m3/d.m)
水油比=日产水量(t)/日产油量(t) 无因次
19、采出程度:采出程度=截止到某一时间的累计产油量/地质储量×100%
或采出程度=采油量/地质储量×100%
20、产油(液)强度:指单位有效厚度的日产油量,它是衡量油层生产能力的一个指标。
产油(液)强度=日产油量/射开有效厚度
21、综合含水率:油井月产水量与月产液之比叫综合含水率,亦叫含水百分数
含水率=日产水量/日产液量×100%
年(平均)含水=年产水量/年产液量×100%
22、含水上升速度:指在一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重点.ppt
-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参考课件3重点.ppt
- 初中数学坐标及函数2009-2015重点.doc
- ArcGIS_Engine二次开发——基础篇重点.doc
- 第1单元-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数学(理科)-新课标剖析.ppt
- 保护电器的选择重点.ppt
- 初中物理第四章复习课件重点.ppt
- 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剖析.ppt
- 初中物理实验教案重点.doc
- 保健按摩基础知识重点.ppt
- C031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重点.pptx
- 第1章HTML基础剖析.ppt
- 第1章SASforWINDOWS入门剖析.ppt
- 【测控专业英语】MeasurementofQuantitiesandMeasurementData测量的质量及测量数据重点.ppt
- 动态网站建设试题和答案重点.doc
- CA6140车床输出轴___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课程设计重点.doc
- 第1章电力半导体器件剖析.ppt
-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1.2.2函数的表示法第1课时函数的表示方法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1重点.ppt
- CAd+cass7.0快捷键命令大全重点.doc
- 第1章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导论剖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