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ScanⅡ系统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pdf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6年4月第7卷第2期
·综述·
T-Scan II系统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胡志刚 程 辉 程祥荣
【摘要】在口腔临床和科研中,常用分析咬合的方法包括:咬合纸染色法、蜡片法、硅橡胶法、光胎分析
法、Dentalprescale系统、T一扫描系统等,其中能测量咬合时间的只有T一扫描系统。T一扫描系统是精确记录
和分析咬合接触的一套计算机分析系统,引入时间参数,可以对胎接触情况作动态的定量分析,在口腔临床和科
研中广泛应用。本文对T—ScanII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以及综合评价进行综述。
关键词:口腔医学;T一扫描系统;计算机t咬合接触
呻国图书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761(2006)02—0142—04
咬合力分析系统(T—Scan occlusal analysis 转换器、计算机、咬合力分析软件、打印机组成。
system)又称T一扫描系统(T—Scan system),是一套 1.1传感器(Sensors)是一个超薄(O.1 mm),易
计算机分析系统,专门用来精确记录和分析咬合接触 弯曲的印刷电路,由横向44条,纵向52条导线构
的力和时间及两者间对应关系的工具。颌的控制 成,横纵导线在马蹄形的咬合区内交叉成1500个以
(Gnathologic contro1)以及与之相关的颌分析和获得 k的测感点,当传感器受压时,受压处的测感点横纵
颔协调的诸多方法,一直是口腔I临床科研中的重要内 导线接触产生电流,再由测试电路逐一分析任一时间
容[1】。骀记录是进行咬合分析、调殆的基础[21。在口腔 每条导线的电流情况,进而分析接触发生的时间、位
临床和科研中,常用分析咬合的方法包括:咬合纸染 置和电流大小,而接触面积是根据发生接触点的数量
色法、蜡片法、硅橡胶法、光骀分析法。这些方法都 和横纵导线交叉所形成方格的面积计算而成
不能测量咬合的时间,而T一扫描系统是引入时间参 1+2扫描手柄(Scanning Handle) 传感器插入
数,可以对牙台接触情况作动态的定量分析。T一扫描 扫描手柄中,手柄 }:有开关,用于控制T-Scan II系
系统是由美国波斯顿的Tekscan公司开发研制,1987 统记录殆接触。
年Maness等最早介绍了T-Scan I系统的结构和功 1.3信号转换器(Parallel ttardware)把传感器
能【3】;从1984年到现在,T一扫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得到咬合力的数据转换成电脑软件可分析的数字信息。
系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主要分两个阶段,1997年 1.4计算机 计算机系统用于记录、分析和显示
之前的T一扫描系统称T-Scan I系统,从1997年到 咬合数据。
1998年的更新之后,T—Scan II系统结构和功能有很 1.5咬合力分析软件 咬合力分析软件是用来分
大的改进,现时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的是T-Scan II 析和显示传感器得到的骀接触信息。T-Scan iI系统
系统。以下对T-SCan II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特 分析软件主要功能:①实时窗口(realtime window)
点、应用以及综合评价综述如下。 测量和记录患者咬合的操作窗口,实时显示和分析殆
接触情况,计算机自动计录实时状态殆接触的位置和
1.T-Scan ll系统结构 咬合力,能够把一段时间的咬合数据以电影的文件形
T—Scan II系统是由传感器、手柄、电缆、信号 式保存。实时窗口有两种操作模式;牙尖交错模式
(Intercuspal Positi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8年范绪箕教授非常怀念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与钱学森共租生活五年.pdf
- 2012中国大学理工科门类排行榜.pdf
-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钟情于基因组DNA“修理工”.pdf
-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5月在武汉理工大学首届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pdf
- 21世纪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方向.pdf
- 21世纪初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趋势.pdf
- 21世纪医学人才必备的素质与医学教育改革.pdf
- 21世纪医学发展趋势与医学生素质教育.pdf
- 21世纪医学影像技术教育的几点思考.pdf
- 21世纪医学研究生文献检索课教学方法探讨.pdf
- TBL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和在中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意义.pdf
- TBL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及其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pdf
- TiNi形状记忆合金在医学上的应用.pdf
- TRIZ理论在理工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pdf
- Web模式的医学断层图像三维重建.pdf
- WINDOWS环境下DICOM医学图像显示方法的初步研究.pdf
- XML的半结构化数据表示方法及其在医学处理中的应用.pdf
- Zernike矩在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中的应用.pdf
- β—胡萝卜素在医学上的应用研究.pdf
- “2015年华夏阅读论坛”暨“校园阅读推广常态化建设研讨会”在常熟理工学院成功举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