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电路、s域元件模型 用拉氏变换法分析电路的步骤 列s域方程(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列时域微分方程,用微积分性质求拉氏变换; 直接按电路的s域模型建立代数方程。 求解s域方程。 ,得到时域解答。 微分方程的拉氏变换 我们采用0-系统求解瞬态电路,简便起见,只要知道起始状态,就可以利用元件值和元件的起始状态,求出元件的s域模型。 利用元件的s域模型分析电路 1.电路元件的s域模型 2.电路定理的推广 线性稳态电路分析的各种方法都适用。 3.求响应的步骤 画0-等效电路,求起始状态; 画s域等效模型; 列s域方程(代数方程); 解s域方程,求出响应的拉氏变换V(s)或I(s); 拉氏反变换求v(t)或i(t)。 电阻元件的s域模型 电感元件的s域模型 利用电源转换可以得到电流源形式的s域模型: 电容元件的s域模型 电流源形式: 3.求响应的步骤 画0-等效电路,求起始状态; 画s域等效模型; 列s域方程(代数方程); 解s域方程,求出响应的拉氏变换V(s)或I(s); 拉氏反变换求v(t)或i(t)。 系统函数(网络函数)H(s) 1.定义 一.系统函数 响应的拉氏变换与激励的拉氏变换之比 应用:求系统的响应 求H(s)的方法 利用网络的s域元件模型图,列s域方程→ 微分方程两端取拉氏变换→ 二.LTIS互联的系统函数 1.LTI系统的并联 2.LTI系统的级联 3.LTI系统的反馈连接 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关系 H(s)零、极点与h(t)波形特征的对应 在s平面上,画出H(s)的零极点图: 极点:用×表示,零点:用○表示 1.系统函数的零、极点 一阶极点 当 ,极点在左半平面,衰减振荡 当 ,极点在右半平面,增幅振荡 二阶极点 H(s) 、E(s)的极点分布与自由响应、强迫响应特性的对应 激励: 系统函数: 响应: 自由响应分量 +强制响应分量 暂态响应和稳态响应 瞬态响应是指激励信号接入以后,完全响应中瞬时出现 的有关成分,随着t增大,将消失。 稳态响应=完全响应-瞬态响应 左半平面的极点产生的函数项和瞬态响应对应。 频响特性 所谓“频响特性”是指系统在正弦信号激励下稳态响 应随频率的变化情况。 前提:稳定的因果系统。 有实际意义的物理系统都是稳定的因果系统。 时域: 频域:H(s)的全部极点落在s左半平面。 其收敛域包括虚轴: 拉氏变换………………存在 傅里叶变换……………存在 H(s)和频响特性的关系 频响特性 系统的稳态响应 几种常见的滤波器 根据H(s)零极图绘制系统的频响特性曲线 令分子中每一项 分母中每一项 画零极点图 当 沿虚轴移动时,各复数因子(矢量)的模和幅角都 随之改变,于是得出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 由矢量图确定频率响应特性 由H(s)的极点位置判断系统稳定性 1.稳定系统 若H(s)的全部极点位于s平面的左半平面(不包括虚轴),则可满足 系统是稳定的。 2.不稳定系统 如果H(s)的极点位于s右半平面,或在虚轴上有二阶(或以上)极点 系统是不稳定系统。 3.临界稳定系统 如果H(s)极点位于s平面虚轴上,且只有一阶。 为非零数值或等幅振荡。 4.系统稳定性的判据 从频域看要求H(s)的极点: ???①右半平面不能有极点(稳定) ②虚轴上极点是单阶的(临界稳定,实际不稳定)。 * * * * 傅氏变换与拉氏变换的关系 衰减函数,傅氏变换是存在: 例如: 当初求阶跃函数的傅氏变换,不是用经典法(定义式),而是用取极限的方法(矩形脉冲的周期为无穷大),引入了冲激函数而得到的。 对于只有一阶极点的情况,极点位于虚轴 (4-162) 则 总结 对于有起因信号,求单边拉氏变换中,一般是t0的信号,所以收敛域在收敛轴右边。对F(s)分解因式,找出极点。收敛域中不应有极点,最右边的极点为收敛坐标。 例4-12-1 例4-12-2 两种方法结果相同 第四章复习课 李莉 拉普拉斯变换 拉氏变换对 基本性质 线性 原函数微分 原函数积分 延时(时域平移) s域平移 尺度变换 初值 终值 卷积 对s域微分 对s域积分 一.线性 二.原函数微分 三.原函数的积分 四.延时(时域平移) 五.s域平移 六.尺度变换 七.初值 终值存在的条件: 八.终值 九.卷积 十.对s微分 十一.对s积分 双边拉氏变换 一.定义 优点: 收敛域: 二.双边拉氏变换的收敛域 全时域信号 s b a \ 收敛带 拉普拉斯逆变换 拉氏逆变换的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秋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Happy Holiday 教案教学设计.docx VIP
- 消除“艾梅乙”医疗歧视-从我做起!.pptx VIP
- 《饮用水源保护区》课件.ppt VIP
- 2025医疗器械偏差管理规程.docx VIP
- 三、功(教学课件)物理苏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结15篇 .pdf VIP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管理指南2025解读.pptx
- 石家庄空港工业园规划.pptx VIP
-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PT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PPT课件(带内容).pptx VIP
- 大数据分析师(高级)试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