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铝系TRIP钢的组织和性能分析.pdf
新型铝系TRIP 钢的组织和性能分析
陈宇 武钢技术中心,武汉,430080
摘 要: 通过以铝部分代硅,对比分析了 0.10%C-0.5%Si-1.0%Al 钢和
0.16%C-0.5%Si-1.0%Al 钢的组织结构和拉伸性能特性。金相观察结果显示,
两种材料的金相组织存在明显差异,与具有明显网状铁素体+数量较多的贝
氏体的0.1%C 钢比,0.16%C 钢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铁素体呈均
匀等轴分布,马氏体数量适中,对应的抗拉强度也达到了700MPa ,屈服强
度只有335MPa,相应的屈强比只有0.48 ;同时,0.16%C 钢获得体积分数
为2.9% 的残余奥氏体,因此,随着抗拉强度由635MPa 增加到700MPa 时,
材料的延伸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由23%小幅增加到25% 。
关键词:热轧TRIP 钢,铝代硅,碳,屈强比
1、前言
与传统低合金高强度钢相比,相变诱导塑性(Transformation Induced
[1-5]
Plasticity )TRIP 钢具有更好的强度和塑性等综合性能 ,而且无需添加铌钛等
微合金化元素就可以获得 600-800MPa 的强度和20-30% 的延伸率指标。通常,
TRIP 钢含有体积分数为 5-10%的残余奥氏体,在材料成型过程中,残余奥氏体
发生马氏体相变,吸收外界能量,缓解裂纹尖端应力、减缓裂纹扩展,从而提高
材料的塑性,可用于强度要求较高的汽车安全部件的冲压成型制造,提高汽车的
安全性能,减轻汽车的重量。现行TRIP 钢中大多添加 1.5%左右的硅来稳定残余
奥氏体,但这种相对高的硅含量容易在材料表面形成严重氧化硅,损害材料的表
面质量,不利于材料的冲压成型,也不利于材料的镀锌等保护处理。铝元素与硅
元素的物理性质相近,都能起到净化铁素体、稳定残余奥氏体的作用,因此,本
研究根据“以铝代硅”原理,在材料中添加了 1.0%左右的铝含量,以部分代替
硅元素,同时保留0.5% 的硅含量,并选用了0.1%C 和1.5%C 两种碳含量,以便
优化材料的组织和性能。“以铝代硅”理论和实践,得益于现代冶炼技术的进步,
因为,含铝高的钢水粘度高,流动性差,连铸生产过程中容易堵塞水口。
2、试验条件
材料的实物化学成分如表1 所示。表中设计了A 、B 两种材料的化学成分,
A 、B 钢的碳含量分别为0.10%和0.15% ;其铝含量均设定为1.0%,拟代替等量
的硅含量,同时,钢中继续保留0.5% 的硅含量,使铝硅总量仍保持在1.5%的水
平。
150
表1 材料的实物化学成分(wt% )
序号 C Si Mn Als P S Cu
A 0.098 0.54 1.50 0.99 0.006 0.0041 0.006
B 0.157 0.53 1.54 1.05 0.009 0.0045 0.009
材料在 50kg 真空冶炼炉中进行熔炼,加热温度和处理时间为 1700℃×30
分钟,在真空浇铸成直径为200~260mm 钢锭后,在800mm 的两辊可逆轧机上
开坯轧制成30mm 厚的钢板,随后在450mm 的轧机上轧成4mm 厚的热轧薄板,
其中,最大轧制力为180 吨,终轧温度为880℃,冷却方式为水冷+空冷。
材料的拉伸性能试验在60 吨拉伸试验机上完成,材料的拉伸试样平行步宽
度为20mm ,标距为50mm,材料的残余奥氏体百分数在Rigaku D/Max-2500PC
型X 射线衍射仪上测量,采用Mo 靶辐射。
3 、试验结果
3.1 金相组织和残余奥氏体
金相观察结果显示,材料A 的金相组织为贝氏体+ 网状铁素体,材料B 的组
织为铁素体+ 岛状马氏体,组织中均没有发现珠光体组织,这一结果与组织设计
相符合,因为珠光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