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疾病的艾灸疗法
主讲人 张霞
艾灸借助艾火或药物的作用使施灸部位发热、充血甚至起泡,从而达到温散寒邪、温通经络、回阳救逆、消瘀散结、强身健体等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但艾灸也有其禁忌证和注意事项,如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均不宜施灸;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黏膜附近,均不能施灸;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同时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防止受凉,以免影响疗效;除瘢痕灸外,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如有起泡,可用酒精消毒后,用毫针将水泡挑破,再涂上龙胆紫即可。
现介绍艾灸治疗慢性胃炎等的方法。
1.慢性胃炎 选穴:脾俞、中脘、内关(在前臂掌侧,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足三里。
操作步骤:每次选穴2~3个,用艾条温和灸,每次15分钟,每天l~2次,10天为一疗程。同时点燃药用艾条后在中脘穴、一侧足三里穴上各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可使胃痛立即缓解。
2.感冒选穴:大椎、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取之) 。
操作步骤:用艾条温和灸此两穴,每次20分钟;也可取0.3厘米厚的生姜片置于穴位上隔姜灸,每次3~5壮,每天两次,连灸2~3天。
3.腰椎间盘突出症 选穴:脊中、肾俞、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腰俞(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骶管裂孔处)。
操作步骤:每次选穴2~3个,各穴灸7壮,每天1次,10天为l疗程。
4.痛经(虚寒证) 选穴:气海、关元。
操作步骤:用艾条温和灸此两穴,每次15~20分钟,每天两次;或隔姜灸,每穴3~5壮,每天1~2次
5.艾灸治失眠
每晚临睡前1小时,用较热的温水先泡脚15分钟然后将艾条点燃,对准双侧涌泉穴(位于足底前1/3处,简便的取穴方法是将足趾向足心屈,在足掌的前部分可见一较深的凹陷,就是涌泉穴的地方)用艾条熏烤。
注意艾条要放在距离穴位2寸左右,让局部有温热感但又不至于太烫,直至皮肤出现红润为止。每次30分钟,连续10-15天为一个疗程。涌泉穴是人体肾经的穴位,具有补肾安神的作用,艾条灸之可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有引火归元之妙。很多人艾灸涌泉穴后都会有昏然欲睡的感觉。
睡前四招 安心入眠
机体松弛训练 仰卧床上,双眼微合,把注意力集中在双手或双脚上,全身肌肉极度放松,用手或脚的沉重感来体验肌肉的松弛程度,同时进行缓慢、均匀、深长的呼吸。练习时不进行任何思考,意念不能离开手或脚的沉重感,一旦出现与放松训练无关的思想,立即停止。
按摩头皮 可促进头皮血液循环,松弛神经,消除疲劳。
摩擦涌泉穴 将一只脚的脚心放在另一只脚的大拇趾上,做来回摩擦的动作,直到脚心发热,再换另一只脚。交替进行。
睡前梳头 睡前梳头,则可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梳子应尽量采用牛角梳、玉梳、木梳,梳齿不要过坚和过密;每次梳理时都要做到快慢适中,用力适度,梳到意到。全头梳,最好每天早、中、晚3次,每次10分钟。
足浴疗法 磁石、菊花、黄芩、夜交藤,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热浸洗双足15-30分钟,每晚1次。(郑昊)
【灸前准备】
(一)艾绒之选择:最好选用多年之陈艾(蕲州产者为佳),或市售药制艾条,剥去纸外壳,将其揉搓成细绒,色白如棉絮状,除去杂质,制艾柱如枣核大,炷体坚紧,上尖下圆如锥体。
(二)生姜之选择:选用上品老姜,切片约一分厚,需三十片左右,并在姜片上,针数孔备用。
(三)备料:生姜,艾绒,线香十支,火柴一盒,线绳一条,纱布两块(中心涂油脂),胶布两条,方盘一个,镊子一把,灰盒一个。
【施灸方法】(隔姜灸也可用艾条温和灸代替)
(一)保持室内温度,环境要安静。
(二)被灸者,平卧床上,盖好衣被,暴露应灸部位。
(三)先用线绳,从脐下至耻骨上测其总长。然后,折为五折(即五寸),取其所需尺寸(气海脐下一寸五分,关元脐下三寸)。定位后,作出标记。
(四)穴位常规消毒后,生姜片置于被灸穴位上,艾炷放于姜片上。
(五)用线香点燃艾炷之尖端,待其燃尽时,将艾灰取掉,另换一炷。如此接替点燃,直到应灸艾炷燃完为止。
(六)按规定壮数灸完后,除去姜片,穴位用酒精棉球擦去灰屑。如有灸伤,涂以凡士林或油膏,以保护润泽灸伤之外皮,再用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适合于黄豆灸法的体质
1.纯粹的虚寒体质 对于这种体质,温灸的热力就像寒冬里的阳光,及时而对症。灸法在这种情况下的应用比较好理解,
2.上热下寒、上实下虚体质 这类人很多,表现为身体上半部分血气瘀滞、燥热,火气大,脸上常起痘,心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