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儒家思想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思想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儒家思想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从孔子时的春秋战国起它支配了两千多年的中国意识形态。儒家思想在中国引起了持续不断的争论,有人说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国民意识产生了深远影响,教人以知书达理之道,有人说儒家思想毒害中国国民,使得知识分子沉迷于科举考试而碌碌无为。其实我们在分析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政治产生深远广泛的影响同时,也不该忽视其对中国经济生活的影响。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中国经济主体的被动性 国民经济的主体应该说是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主要靠人本身。然而,儒家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命”成了人之外而又主宰人的主体。人的经济活动被认为是不屑一顾、不知天命。孔子说,富裕如果是可以追求的,那么为人赶车他也不在乎;如果不能追求,还是我行我素,任其自然吧。言外之意,富贵在天,并非人为。 儒家这种经济主体天命观,不可避免地导致国民经济发展停滞。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人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埋没了。到处可以看见的是一种奇怪的社会经济现象。 经济主体天命观的产生,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有关。中国封建经济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小农经济,在这种经济社会里,即便赋役和地租剥削率不变,人们的经济状况由于天时地利的变化也会波动很大。岁美则穰,生活相对宽松;岁凶则恶,生活极端拮据。“靠天吃饭”这种想法就自然形成。此其一。其二,中国封建政治是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政治,在这种政治体制下,贫富带有明显的偶然性。一个人勤勤恳恳地从事耕作或工商业,很难成为富翁,相反各种机遇(如政治提拔,商业垄断,科举道路,裙带关系等等)却能让人腰缠万贯、权倾一时。而机遇并不具有规律性,人们觉得好像有一种客观存在的玄妙而虚幻的力量在左右这一切这就是天命。 ? “存天理,灭人欲” ——中国经济动力的绝弃 禁欲主义几乎是世上所有宗教所倡导的。儒家文化虽不是一种宗教,但却近于宗教,这已是哲学和宗教界所共同承认了的。 新教禁欲并不否定追求物质财富的必要性。《圣经》有关经文甚多。如“财富保护富人”,“勤劳致富”,“收获季节大睡特睡的家伙不光彩”,“穷人挣扎生活,富人享受生活”等等。新教的禁欲仅仅表现为对财富的珍重、吝啬和追求,其结果是资本的不断积累。儒家的禁欲则不同,首先它不鼓励人们去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对发财致富欲在舆论上持否定态度;其次儒家的禁欲并不表现为现有财富的爱惜,结果并不促进资本积累,因为节余下来的财物总会在某种冠冕堂皇的借口下花掉。因此儒家的禁欲,实质上是对经济动力的绝弃。 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因素里,没有比存在于社会成员心中的原始的强烈致富欲更巨大。恩格斯讲过,卑鄙的贪欲是私有制社会的动力,追求个人财富是私有制社会唯一具有决定性质意义的目标。而儒家文化却要消灭它,这难道不是对经济动力的绝弃?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中国经济效益的忽视 儒家文化不注重经济效益,既没有投入产出概念,也没有机会成本概念,纯以道义为标准来衡量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千百年来,很少有人计算过农业劳动耗费量,怀疑过家庭手工业的合理性,认识到自然经济造成的巨大浪费,研究过经济核算问题,为追求生产力进步、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催促新经济现象诞生的社会土壤十分瘠薄。然而另一方面,非难功利的说教却不厌其烦,讲得头头是道,义正辞严,它宣称“治国平天下”,就是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那些“儒化官吏”束缚人们的思想,按照封建道义(即所谓“天理”)摆布天下。 修铁路、建工厂在今天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以其代替人力畜力运输、家庭手工业本无什么惋惜可言。然而一百年前的中国社会,还为此等问题争论不休!反对派指责,这些近代生产力象征严惩伤风败俗,破坏风水,有碍男女之大防,使成千上万的手工业者破产,瓦解自然经济及其对应的质朴生活方式。他们明知新的生产力那巨大的效益,却因为担心封建道义的破坏而没有不坚决反对的,以至于花钱买下外国人修的铁路而拆掉,捣毁近代民族实业家惨淡经营的企业……,多么的荒唐啊类似例子还很多,象所谓“奇技淫巧”当禁、货币流通当限、祭礼凭吊当铺张等等。它“遵循”伦理却忽视经济规律,只顾一时经济平衡,往往牺牲经济增长。 “学也禄在其中矣,耕也馁在其中矣” ——中国经济文化的贫乏 稍具中国经济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早已广泛采用牛耕铁犁,而时至当今,中国农村生产力的主要象征仍然是铁犁牛耕。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经济文化为什么如此滞留不前? 假若我们将中国的其他农业生产力象征、手工业产品数量和质量、商业组织形式、货币流通理论和制度、交通状况、都市建筑等,同西方同期相比,我们会发现,历史愈是接近现代,我们愈是惭愧。 中国是最早采用纸币制度的国家,可是直到近代,中国一直没有形成发达的货币经济;二千年前就出现了十分繁荣的都市,可是在统一的帝国政治下,城市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