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生健康教育》《第二节:艾滋病的了解与预防》教案.doc
《第二节:艾滋病的了解与预防》教案
【新知识点】
1.什么是艾滋病。
2.艾滋病流行情况。
3.艾滋病的检测与预防。
【重点难点】
艾滋病的检测与预防。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安排】
1.引入新课
板书“AIDS”,教师可问“大家理解的AIDS是什么”,从此处引入本节内容。关注学生相关知识的来源,注意从定义、特点、危害、传播途径等方面提问,发现学生观念中的不恰当认识,在随后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2.教学实施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很大的疾病,但在很多人眼中离自己很远,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知识准备。本节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案例和简单的医学知识,在提高学生关注程度的基础上,促使其掌握更多的知识。
可以先放一段艾滋病人的视频,也可以呈现一些艾滋病患者不同时期的图片,从生动的感观认识讲授该疾病的分期,窗口期和潜伏期的区别,强调“窗口期虽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同样具有传染性”。
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为背景,从艾滋病的三条传播途径讲授与归纳目前该疾病在中国的流行特点。复习最初所讲的艾滋病定义,展开讨论,由学生总结该病的危害,教师根据教材进行补充。
艾 滋病的检测与预防是本节的难点。建议教师提前准备相关的医学知识,可以选择其他疾病,如与肝炎的检测程序和方法作对比,让学生重点掌握检测的最佳时间、相 关机构及正常程序与权益。三种预防方式中,着重讲解性传播和血液传播两种,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了解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传染期及 如何预防与检测。注意培养学生对该疾病患者的正确态度。此部分的另一个重点在于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高耀洁医生曾经指出“压在艾滋病人身上的三座大山—— 贫穷、歧视、恐艾症”。教师可以收集有关资料,唤起学生们的同情心,并结合课后小故事和个别艾滋病人报复性事件,让大家明白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学会用 科学的方法关爱他人,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它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AIDS这个命名表达了三个定义:第一,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第二,免疫缺陷:主要是病毒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第三,综合征: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多种系统的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候群。
艾 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艾滋病病毒进人人体后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开始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 显的症状,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其他病菌就会乘虚而人,这时,感染者就成为艾滋病患者了。从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患者可由数月至数年,一般为8~10年,最长可达19年。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患者,可分为三个时期:
1)急性感染期:一般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2~6周出现。表现为发热、咽喉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一般持续约两周自行消退。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明显的急性感染期,出现率约为50%~75%。此期感染者具有传染性。
2)无症状感染期:其特点是没有明显的症状,是艾滋病的潜伏期。潜伏期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又称作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这时的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几乎达100%。
3)艾滋病期:表现为全身症状,如持续不规则低热;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除腹股沟以外,全身有两处以上部位淋巴结肿大,一般1厘米大小,不疼痛;持续慢性腹泻;三个月内体重下降10%以上;盗汗,初为夜间出现,继而发展到白天也存在;极度乏力、记忆力减退、反复头痛、反应迟钝乃至痴呆;出现肺炎、结核、肠炎等,甚至肿瘤。此时,艾滋病病毒抗体呈阳性。
另 外一种分期方法将病毒感染者分为窗口期和潜伏期。从艾滋病病毒进人人体到血液中产生足够量的、能用检测方法查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之间的这段时期,称为窗口 期。在窗口期虽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但体内已有艾滋病病毒,因此处于窗口期的感染者同样具有传染性。在窗口期,即使已被感染,但在血液中也检测不到艾滋 病病毒抗体,只有在窗口期之后,即在感染2~3个月后才可检测到,由此证实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然而,窗口期感染者的各种体液或分泌物中已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接受检测后的阴性者,在3个月后要进行复查。如果确已受到感染,这时抗体便可检测出来。自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这一段时间成为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个体差异很大,短至不到一年,长至可达15年以上,平均5~7年。
(一)我国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及特点
我国于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人,后每年仅报告数例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自1985年至1993年近10年期间,我国艾滋病感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