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二第4课说课.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你知道中国英文名称CHINA的来源吗?这说明了什么?还有哪些古代手工业成就是古代中国的标志? 英文单词CHINA是瓷器的意思,读音来自“昌南”的读音,昌南镇即被称为瓷都的景德镇。说明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因此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另外丝织业、冶金业等手工业部门也同瓷器一样成就世界领先,成为古代中国的标志。 资料回放:古代纺织业成就 三、陶瓷业 1、陶器的发明和闻名于世的制陶工艺 三、陶瓷业 2、制瓷业的发展 ⑴ 东汉晚期:成熟青瓷 7500万元落槌,8400万元人民币成交(含拍卖公司佣金),这是中国瓷器在国内的最高成交价——在举行的中贸圣佳拍卖会上,一件御制珐琅彩庭园人物图题诗灯笼尊成功易手 自我巩固:中国古代的陶瓷技艺 2、制瓷业的发展 ⑷宋:“瓷都”景德镇,出现特色的地方瓷窑 景德镇号称中国的“瓷都”,其烧瓷的历史始于南朝,宋真宗景德年间朝廷派遣官吏监督烧窑,产品充当贡瓷,从此便以“景德瓷”而闻名天下,在宋代时,产品即已远销海外。 宋代景德镇窑影青瓷碗 三、陶瓷业 宋代的景德镇成为“瓷都”。 2、制瓷业的发展 ⑸ 元:青花、釉里红 元代青花梅瓶 青花瓷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以透明釉,以1300℃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由于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故习称“青花”。瓷质细洁纯白,配以釉下彩的蓝色彩绘,幽菁雅淡,深受人们喜爱。 三、陶瓷业 青花瓷壶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元代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 2、制瓷业的发展 ⑹ 明:斗彩、五彩瓷 鸳鸯戏水盘 五彩缠枝莲文具盒 三、陶瓷业 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 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 2、制瓷业的发展 ⑺ 清:要求更精密 粉彩、珐琅彩 雍正官窑粉彩九桃盘 三、陶瓷业 粉彩 清粉彩瓷瓶 清珐琅彩婴戏瓶 珐琅彩蝴蝶碟 掐丝珐琅出戟兕觥 此器为清乾隆年间仿照商代青铜盛酒器兕觥而作,造型庄重古朴,釉色纯正典雅。 * 第四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课标要求: 1.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2.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一、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辉煌成就 冶金业的进步 纺织业的发展 陶瓷业的兴盛 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经营形态 家庭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 (一)青铜铸造业 一、冶金业 夏朝-春秋末期 商周时期 数量多,种类齐备,工艺精湛,器 物造型生动,使用广泛。 特 点: 极盛时期: 青铜时代: (二)冶铁炼钢工艺 四羊方尊 商代。盛酒器。尊 身铸满精细的花纹, 肩部有蟠龙四条, 四角是四个大卷角 羊,造型奇特,工 艺高超,是商代青 铜器的精品。 司母戊鼎  商代司母戊鼎: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重832.84千克。 古代青铜兵器 透雕兽首贺巩斧 翼虎纹剑 马形刀 银斑纹戈 明朝 南宋末 北宋 汉代 春秋 燃料 技术 时代 冶炼生铁、块炼钢 开始用煤 普遍用煤 开始用焦炭 普遍用焦炭 (二)冶铁炼钢工艺 古代冶金燃料的演进经过了哪三个阶段? 木炭 →煤 →焦炭。 明代后期 元明时期 元代 宋末元初以来 棉纺织业 唐代 汉代 西周以后 上古时代 丝织业 历史成就 时代 门类 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纺车 棉花向内地传播 “缂丝”技术 远销欧洲, “丝国”称号 品种丰富,花色图案精美 养蚕缫丝 二、纺织业 中国古代的纺织原料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麻?丝?棉。 学思之窗 很久以前,古代希腊 人和罗马人把中国叫作赛 里斯国(Serice),就是丝 绸之国的意思。他们为什 么称中国为“丝绸之国”呢? 因为中国盛产蚕丝,中国人能用丝织成十分 精美漂亮的物品,西方人十分喜爱,视为珍宝。 于是,就把中国称为丝国。 “无数铃声遥过碛, 应驮百练到安西。” ——(唐)张籍 公元前16-前11世纪(商代)贵族墓葬中常以玉制的蚕作为随葬品,证明三千年前,中国人民已经十分重视养蚕丝织,这是1953年在河南安阳殷墟中发现的一件雕啄成形态逼真的玉蚕。 相传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 了养蚕丝织,河南荥阳青台村 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织物残 片和浙江湖州钱山漾良渚文化 遗址出土的丝线、丝带及丝织 物表明,约在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