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个人)剖析.doc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一章 矿区概况基地质特征 3 1、矿区概述 3 2、井田地质特征 3 3、煤层埋藏特征 4 4、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然性 5 5、水文地质 5 第二章 井田境界与储量 6 1、井田边界 6 2、地质储量的计算 6 3、可采储量的计算 7 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 8 1、矿井工作制度 8 2、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8 第四章 井田开拓 8 1、井筒位置、形式及数目 8 2、开采水平布置 9 3、盘区尺寸及开采顺序 10 4、矿井开拓方式 11 第五章 采煤方法 13 1、采煤方法的选择 13 2、采煤机械选型与配置 13 3、工作面长度及年推进度 15 4、回采工艺 17 第六章 井下运输 22 1、运输系统和方式 22 2、运输设备的选择 23 第七章 矿井提升 28 第八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 32 1、通风系统 32 2、风量计算 33 3、通风阻力计算及扇风机 36 4、预防特殊灾害措施及避灾路线 39 第九章 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1 第一章 矿区概况基地质特征 1、矿区概述 成庄矿井是山西沁水煤田的一个井田,位于晋东南地区,距晋城市中心20公里。 太焦铁路由矿区东部通过,向南可与京广、陇海等相接,各乡村之间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 附:交通位置示意图 地方大宗材料(砖、瓦、石、石灰)矿区及其附近县乡均由生产,运距较近。 钢材、木材和部分水泥、沙等材料由铁路运至晋城,再由公路转运矿井。 总之,主要建筑材料容易解决,对矿井建设比较有利。 矿井水源,电力充足。 2、 井田地质特征 本区受新华夏构造太行山隆起断裂带,晋东南山之形构造影响。总观全井田构造形态主要为北北东逐渐转为向东向,倾向西北的单斜构造。地质倾角3-15度,一般在10度以内。 总观全区构造简单(附:地质综合柱状图) 3、煤层埋藏特征 煤质 井田内均为中等变质的无烟煤,以亮煤、镜煤为主,层理或裂隙发育,燃点于耐热强度均很高。3号煤为低~、低硫煤,易选、灰熔点大于12500C 煤层 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及下二迭统山西组。总厚度116.97~185.15m平均厚141.73m。含煤11层,煤层总厚度7.05m,含煤系数10%。其中可采煤层为3号煤层,可采厚度3.45米。 顶底板岩性:3号煤层顶板一般为砂岩或泥岩,常有薄层炭质泥岩或页岩。伪顶厚0.1米,层理发育、质软,随采随落。直接顶为1-2米厚的深灰色风沙岩,质较坚硬;老顶为灰色中粒砂岩,一般厚8米。底板为深灰色粉砂岩或泥岩,一般厚2米。 附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名 称 煤层厚度(米) 容重 吨/米2 顶底板岩石 煤层倾角 层间距 备注 全 厚 最 大 最 小 平 均 夹 石 顶板岩石 底板岩石 3 3.45 3.45 3.1 3.33 1.45 粉砂岩 泥岩 泥岩 粉砂岩 2-8° 煤层分析资料表 煤层 名称 煤层工业分析 胶质层厚 粘结性 备注 水分 % 灰份 % 硫份 % 挥发份 % 可燃性 挥发份 % 发热量 (大卡/公斤) 磷份 % X Y 3 ≤9 ≤10 0.36-0.54 6.54-9.46 8000 0.014-0.42 4、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然性 煤层沼气含量一般在2.07ml/g以下,随着煤层埋藏深度加大沼气含量增加,3号煤层属低沼气煤层。 煤尘无爆炸危险,无井下煤层自燃现象。 5、水文地质 全井田为单斜构造,轻微波浪起伏,断裂较少各含水层间有良好的泥岩、粉砂岩存在,因此地下水无水力联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对井下开采系统无大的水患威胁。本矿井开采后涌水量不大。昼夜采煤亿吨涌水量在0.5——1.0m3之间。 第二章 井田境界与储量 1、井田边界 北以大阳井田为界 南以四河井田为界 东以长河井田为界 西以三联钻孔连线为界 井田南北走向9.7km,东西宽7.0km,面积67.9km2 2、 地质储量的计算 依据地质精查报告所提供的3号煤层底板登高线储量计算图为准,采用地质均段法。 计算公式:Q=S*M*D Q——储量(KT) S——块段平面投影面积 M——块段平均煤层厚度 D——容重(t/m3 )1.45 附:矿井工业储量分级表 煤层名称 储量级别及数量(万吨) 合计 备注 A B C 3 8274.53 12028.07 2042.06 22344.66 合计 8274.53 12028.07 2042.06 22344.66 各种储量百分比 3、可采储量的计算 Zk=(Z-P)C Zk--矿井可采储量 万吨 Z——矿井工业储量 万吨 P——矿井永久性保安煤柱损失 C——采区回收率 煤层名称 工业储量(万吨) 煤柱损失(万吨) 回采率 % 矿井可采煤量(万吨) 境界 断层 合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