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含量——挥发油在植物中的含量一 般在1%以下,也有少数达10%以上。 2、差异——同一品种的植物因生长环 境不同或采收期不同,所含挥发油的含量 和成分可能有显著的差异;同一植物的不 同药用部位,所含挥发油的含量和成分亦 不相同。 3、注意——在研究挥发油成分时,注 意植物品种、产地、采收时期及药用部位: 桂树的皮含有桂皮醛、根中主要含樟脑 生物活性:祛痰、止咳、平喘、驱风、健胃、解热、镇痛、抗菌消炎的作用 1、香柠檬油:对淋球菌、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2、丁香油:有局部麻醉、止痛作用 3、土荆芥油:有驱虫作用 4、薄荷油:有清凉、驱风、消炎、局部麻醉作用 一、挥发油的组成 挥发油为一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组成 比较复杂,一种挥发油往往含数十种乃至数百 种成分,但常以其中数种为主,比例和性质也 基本一定。 按化学结构可将挥发油中的化合物分为: 1、萜类化合物 挥发油中的萜类成分,主要是单萜、倍半萜和 它们的含氧衍生物,而且含氧衍生物多半是生物 活性较强或具有芳香气味的主要组成成分,如薄荷挥发油中含有的清凉止痒的薄荷醇等。 ? 2、脂肪族类化合物—— 小分子的脂 肪族化合物 鱼腥草的主要成分——鱼腥草素,具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 3、芳香族化合物 (1)主要是苯丙素类的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中具C6-C3基本骨架 (2)还有一些萜源类芳香族化合物,以及芳香族含氧化合物。 丁香酚 茴香醚 4、其它类——含硫、含氮类挥发油只在少数植物中有,且常以苷的形式存在;含硫的挥发油均有特殊的味道 大蒜中的大蒜辣素:有抗菌、抗结核和抗滴虫作用 ? 二、理化性质 (一)性状 1、颜色 挥发油在常温下大多为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 体,少数因含有奥类成分或溶解有色素而有颜色, 如蓝油烃中的愈类。 ?2、气味和挥发性 挥发油在常温下易挥发。多有特殊而浓烈的 香气或辛辣味、少数有特殊的臭气或腥味。可作 为其品质优劣的标志。如滴在纸上可自行挥发且 不留永久性的油迹,可区别脂肪油。 ? 3、形态 在低温下某些挥发油中含量高的主要成分可析出结晶,这种析出物可称“脑”,如薄荷脑中的主要成分是薄荷醇析脑(一种分离的方法)。 (二)溶解性 挥发油难溶于水,易溶于高浓度乙醇、 乙醚、氯仿、苯、石油醚、二硫化碳等有 机溶剂。挥发油在水中只能溶解极少量的含氧化合物,医药上常用这一性质制备芳香水剂,如薄荷水等。 案例分析 案例 李女士最近睡眠不好,听说薰衣草油助于睡眠,于是买来 一瓶薰衣草精油,把瓶盖打开放置在房间内。刚开始,房间里 有一股淡淡的薰衣草味,她的睡眠质量也提高了。可是过了一 段时间,薰衣草精油就没有香味了,更别说帮助睡眠了。李女士 很纳闷,明明还有大半瓶,为什么突然就没有香味了呢?我们今后 在使用挥发油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前导语 我们在使用挥发油的时候,不仅要贮存在棕色瓶中避光 密封保存,还需放置在低温阴凉处。 ? (三)物理常数 挥发油是混合物,无确定的物理常数,但由于各挥发油的组成基本稳定,故相对而言其物理常数有一基本范围; 1、相对密度:相对密度(比重)在0.85—1.065之间,多数比水轻(轻油),个别比水重(重油),如丁香油、桂皮油 2、折光率:具有强折光性,折光率在1.34-1.61之间; 3、比旋度:挥发油几乎均有光学活性,比旋度 一般在-117。~97。范围内; 4、沸点:无固定的沸点和凝固点,通常沸点 在70—300℃之间。 LOGO 冰硼散:口腔溃疡 樟脑为樟科植物樟的枝、干、叶及根部, 经提炼制得的颗粒状结晶。樟脑具有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的功效 第七章 萜类和挥发油 第七章 萜类和挥发油 萜类 1 挥发油 3 ? 基本要求 掌握 萜类化合物的定义、结构特点及分类方法; 了解 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提取与分离方法; 熟练 掌握单萜、倍半萜及二萜中代表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含义和分类 (一)萜类的定义 萜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天然化合物,由二个或二个以上异戊二烯单元通过不同方式聚合而成,一般符合(C5H8)n通式 根据组成单元异戊二烯基的多少(n)不 同,可将萜类分成单萜、倍半萜、二萜、 三萜等。 (二)萜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分布 一、结构类型 (一)单萜 1、单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尤 其唇形科、伞形科、芸香科和樟科等植物 2、单萜类是挥发油中低沸点(140—180℃) 组分的主要组成部分 3、含氧衍生物往往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说明文复习讲学稿(答案)da剖析.doc
- 第2章数据库设计重点.ppt
- 说明文阅读指导剖析.ppt
- 第5章_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重点.ppt
- 第7章单片机IO扩展及应用2重点.ppt
- 边远井天然气液化回收技术中期答辩2剖析.ppt
- 第2章数据类型和输入输出重点.ppt
- 说明要抓住特征》作文指导剖析.ppt
- 辨析并修改病句——语序不当剖析.ppt
- 第2章数据类型与流程控制重点.ppt
- 高中化学学科化学实验对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建设的启发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古籍修复教学中学生动手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美术课堂中美术教学游戏的实践探索与案例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铝型材市场分析现状.docx
- 2025-2030年中国燃气壁挂炉行业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房车旅游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网络搜索能力的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地理课堂中地球仪使用技巧的培训与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村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策略.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