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吸附: 典型的表面现象 吸附过程的选择性: 标准 吸附的优缺点 7.2 吸附剂 二、粒径及分布 三、比表面积 四、密度 五、孔径分布 Type of Pores Shape of Pores 六、孔隙率、孔容和床层空隙率 七、几种常用的吸附剂 (1)活性炭 (2)活性氧化铝 (3)硅胶和硅藻土 (4)沸石分子筛 Neso-, Soro-, and Ino-Silicates Chain Silicates Layer Silicates Tecto-Silicates Zeolites / Molecular sieves Morphological Diversity (5)吸附树脂 结构形态 孔大小 孔形状 孔大小分布 孔容 比表面积 孔径,形状 孔径 微孔 ( 2 nm) 中孔 (2 - 50 nm) 宏观孔 ( 50 nm) 实验技术 毛细管冷凝 压汞法 显微镜 形状 柱状, 薄片状, 墨水瓶状, 楔子形, ... 7.3 吸附平衡 7.3.1 纯组分气体吸附平衡 Langmuir 吸附等温线 (I型) II型 和 IV型 等温线 (1)亨利定律 (2)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 (3)Freundlich和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 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 7.3.2 气体混合物吸附平衡 7.3.3 液相吸附平衡 7.4 吸附动力学与传质 吸附机理 (2)外扩散传质过程 (3)内扩散传质过程 7.5 吸附分离过程 吸附, 冲洗 和 洗脱 固定床内的浓度分布曲线 吸附区 和 平衡区 Regeneration Fluidized-Bed Adsorption System 一、变温吸附(TSA) 二、变压吸附(PSA) 在足够低的浓度范围,吸附平衡关系可用亨利定律表述: ???????? ??????????????????? 或 亨利常数 Langmuir基于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对气体推导出简单和广泛应用的近似表达式: ???????? ??????????????????? 由实验数据确定 单分子层 最大吸附量 Langmuir常数,与温度有关 尽管与Langmuir方程完全吻合的物系相当少,但有大量的物系近似符合。该模型在低浓度范围就简化为亨利定律。Langmuir模型被公认为定性或半定量研究变压吸附系统的基础。 Freundlich方程是用于描述平衡数据的最早的经验关系式之一,其表达式为: ???????? ??????????????????? Freundlich方程不但适用于气体吸附,也适用于液体吸附。就气体吸附而言,压力范围不能太宽,在低压下不能简化成亨利定律,压力足够高时又无确定的使用极限,通常适于描述窄范围的吸附数据。大范围的数据也可分段关联。 特征常数,与温度有关 ??????????????????? 纯经验方程 (1) Langmuir方程扩展式 忽略各吸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他组分的吸附仅仅减小了吸附表面上的空位: 纯组分吸附时的对应值 (2) Langmuir-Freundlich方程的扩展式 Langmuir方程扩展式和Langmuir-Freundlich方程的扩展式缺乏热力学一致性,故理论依据不充分,只具有半经验性质,但应用起来比较简便。 液相吸附机理比气相复杂,除温度和溶质浓度外,吸附剂对溶剂和溶质的吸附、溶质的溶解度和离子化,各种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共吸附现象等都会对吸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 液相吸附等温线的分类 吸附等温线形状的变化与吸附层分子和溶液中分子的相互作用有关。 如果溶质形成单层吸附,它对溶液中溶质分子的引力较弱,则曲线有一段较长的平坡线段。如果吸附层对溶液中溶质分子有强烈的吸引力,则曲线陡升。 (2) 吸附等温方程 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对于低浓度溶液的吸附也适用。当用于液体时,压力P用浓度c代替: (1)吸附机理 吸附质在吸附剂多孔表面上被吸附的过程分为下列四步: ????1)吸附质从流体主体通过分子与对流扩散穿过薄膜或边界层传递到吸附剂的外表面,称之为外扩散过程。 ????2)吸附质通过孔扩散从吸附剂的外表面传递到微孔结构的内表面,称为内扩散过程。 ????3)吸附质沿孔表面的表面扩散。 ????4)吸附质被吸附在孔表面上。 (三步过程) 固体颗粒表面对吸附质的吸附过程按以下三步进行: ①???? 吸附质通过扩散传递到固体颗粒的外表面,简称外扩散; ②???? 吸附质从固体颗粒的外表面通过颗粒上的微孔进入颗粒内部表面,简称内扩散; ③???? 在固体颗粒内表面上的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 在物理吸附过程中,在固体颗粒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道路污水、雨水管道施工方案_2剖析.doc
-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重点.ppt
- 道路运输管理资料大全剖析.doc
- 量检具培训教材剖析.ppt
- 道路照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剖析.doc
- 电路7-2零输入零状态响应重点.ppt
- 有机合成中的保护基团重点.ppt
- 电路第五版第二章重点.ppt
- 电路动态定量取值范围分析重点.ppt
- 有机化学(主编邓苏鲁-化工第四版)课件:第6章+醇和醚重点.ppt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5年新版教材).pptx
- 锂离子电池前驱体磷酸铁合成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docx
- 2024年东盟石油和天然气更新报告(英文版)-东盟.docx
- DB3209_T 1207.2-2022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 第二部分:房屋建筑工程文件归档和档案移交范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