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北师大版必修1技术报告.ppt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北师大版必修1技术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单元脉络梳理 单元小结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 阶段质量检测 核心考点归纳 考点一 考点二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 时期 19世纪40~60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侵华 战争 两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侵略 国 英法为首,俄美随后 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奥加入 侵略 方式 以发动战争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 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 ;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影响 ①政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③思想: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④外交:清王朝被迫打开国门 ①政治: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②经济: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民族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③思想: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对封建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新文化运动更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④外交: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40~60年代 时期 1.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 占了大量的领土,下列四幅地图中,显示地区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被割占的是 (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南京条约》中英国割占香港岛,通过图片可知正是A图显示的内容。 答案:A 1.农民阶级 (1)实践:先后掀起两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2)主张:《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扶清灭洋”。 (3)特点: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同时也具有落后性的一面,那就是其阶级属性决定了革命斗争只能是失败。 2.资产阶级 (1)实践:维新变法运动、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等。 (2)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或利用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3)特点:具有先进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但同时又具有妥协性、软弱性的一面,决定了其改革或革命只能是“屡战屡败”。 3.无产阶级 (1)实践: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2)主张: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3)特点:集革命性、先进性于一身,决定了其领导的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 2.(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 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维新变法与五四运动的比较,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公车上书”主要反映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支持,故选A项。B、C、D三项表述较片面,可排除。 答案:A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